關于刑事責任年齡,在事業單位考試中,屬于較高頻考點。下面我們對此做簡單介紹。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必須達到的年齡。中國刑法根據公民年齡也將自然人分為三類: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我國刑法基于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少年兒童接受教育的條件,依據我國的地理、氣候條件,根據國家對少年兒童的政策,對刑事責任年齡作了如下規定:
(1)不滿14周歲的人,一律不負刑事責任,即不滿14周歲的人所實施的任何行為,都不構成犯罪。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此即相對負刑事責任時期。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實施了殺人、傷害行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后果的,都應負刑事責任。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綁架人質后殺害被綁架人,拐賣婦女、兒童而故意造成被拐賣婦女、兒童重傷或死亡的行為,依據刑法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例如,15周歲的甲綁架他人后故意殺害他人的,應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3)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已滿16周歲的人對一切犯罪承擔刑事責任,此即完全負刑事責任時期。
特別注意的是,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并且不適用死刑。不適用死刑,既包括不適用死刑立即執行,也不包括死刑的緩期執行。刑法典第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這為死刑的適用對象作出了限制。犯罪時未滿18周歲的,不適用死刑。因此對司法實踐中,一個15周歲的甲故意殺人的,在19周歲時才被發現該犯罪行為的,仍然不能適用刑法,體現我國罪刑法定與人權原則。
真題展示:
1、趙某15周歲,因和同學產生矛盾,用水果刀將同學捅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未滿16歲,不負刑事責任,責令家長或監護人管教
B.未滿16周歲,不是完全刑事責任人,由勞教所勞教
C.負完全刑事責任
D.監護人負刑事責任
答案:C。解析: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C選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