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癥是臨床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同時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肺結核也是很重要的考點。掌握好肺結核的知識點,能夠幫助我們快速準確地做題。針對這個問題,中公教育專家對肺結核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一起看一道題目:
1. 女性,24歲。近2個月來常四肢關節疼痛,伴皮膚結節,紅斑。10天前發熱(T38℃)、咳嗽,咳少量痰。胸部X線片示右上肺斑片狀影伴空洞形成。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肺囊腫繼發感染 B.肺膿腫
C.肺結核 D.支氣管肺癌
E.細菌性肺炎
1.【答案】C。
可以看出,考察肺結核的時候,基本的考查形式就是這樣,題目中會提出一些癥狀,檢查,然后讓你做出診斷。我們下面展開說一下肺結核的知識點。
一、結核病的發生與發展
原發綜合征是指既有原發病灶,又有因原發病灶中的結核分枝桿菌沿著肺內引流淋巴管到達肺門淋巴結而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二、病因
肺結核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其中,以人型為主,其次為牛型、鼠型。
三、生物學特性
1、抗酸性:抗酸染色陽性(最有意義)。
2、多形性:多為桿狀。
3、生長緩慢:培養時間約2-8周。
4、抵抗力強、菌體結構復雜:主要成分為類脂質。
四、傳播途徑
肺結核最常見、最主要的傳播(感染)途徑是:呼吸道傳染。
播散途徑:最常見血行播散,其次淋巴道。
五、分型:原發性肺結核、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其他肺結核、菌陰肺結核。
1、原發性肺結核:最容易自愈。
(1)包含原發綜合征和胸內淋巴結結核,多見于少年兒童。
(2)胸片示啞鈴型陰影,即原發病灶(位于上葉底部、下葉上部)、引流淋巴管炎和腫大的肺門淋巴結,形成典型的原發綜合征。
最易感染的途徑是淋巴道感染,而繼發性肺結核的感染途徑是呼吸道感染。
2、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最常合并結核性腦膜炎。
①急性粟粒型肺結核:多見于嬰幼兒和青少年;X線胸片和CT檢查開始為肺紋理重,在癥狀出現兩周左右可發現由肺尖至肺底呈大小、密度和分布三均勻的粟粒狀結節陰影。
②亞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起病較緩,癥狀較輕,X線胸片呈雙上、中肺野為主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同和分布不均的粟粒狀或結節狀陰影。
3、繼發性肺結核:多發生在成人,X線多樣性,好發在上葉尖后段和下葉背段。
(1)浸潤性肺結核:感染途徑:呼吸道感染,為成人最多見的類型,多發生在肺尖和鎖骨下;X線表現為云霧狀陰影,可融合形成空洞。
(2)空洞型肺結核:多由干酪滲出病變溶解形成洞壁不明顯的、多個空腔的蟲蝕樣空洞;伴有周圍浸潤病變的新鮮的薄壁空洞,當引流支氣管壁出現炎癥半堵塞時,因活瓣形成,而出現壁薄的、可迅速擴大和縮小的張力性空洞以及肺結核球干酪樣壞死物質排出后形成的干酪溶解性空洞。
(3)纖維空洞型肺結核:流行病學意義是結核病菌重要的社會傳染源;病灶呈纖維厚壁空洞、肺門太高和肺紋理呈垂柳樣;縱隔向患側移位;其傳染性極強,又叫“開放性肺結核”。
(4)干酪樣肺炎:病灶呈大葉性密度均勻磨玻璃狀陰影,逐漸出現溶解區,呈蟲蝕樣空洞,無壁空洞。
(5)結核球:病灶直徑在 2~4cm之間,多小于 3cm,內有鈣化灶或液化壞死形成空洞,伴有衛星灶。
(6)結核性胸膜炎
(7)其他肺外結核
(8)菌陰肺結核:菌陰肺結核為三次痰涂片及一次培養陰性的肺結核。診斷靠典型胸部X線表現。
六、臨床表現
1、癥狀:全身結核中毒癥狀,如低熱、盜汗、午后潮熱、乏力、食欲不振和體重減輕等,育齡女性可有月經不調或閉經。主要呼吸道癥狀為咳嗽、咳痰和咯血。出現四肢大關節結節紅斑就是結核性風濕癥。
痰中帶血是因為炎性病灶,毛細血管擴張導致。中等量咯血是因為血管破裂損傷所致。
2、體征:觸診語顫增強、叩診呈濁音。
七、輔助檢查
1、胸片X線:肺結核首選檢查,也是早期診斷方法。
2、年齡不能作為原發性和繼發性肺結核的區別依據。
3、痰結核分枝桿菌檢查:確診方法。
4、痰結核菌素試驗(PPD):注射48~72小時后測量記錄結果:硬結直徑≤4mm為陰性(-);5~9mm為一般陽性(+),10~19mm為中度陽性(++),≥20mm或<20mm,但有水泡或壞死為強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