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是人類所具有的高級認識活動,同時也是醫學心理學常見考點之一,為了能讓考生進一步了解思維的基本屬性,今天中公衛生人才網與各位考生們分享一下思維的基本屬性是什么,希望能夠幫助到考生!
按照信息論的觀點,思維是對新輸入信息與腦內儲存知識經驗進行一系列復雜的心智操作過程。思維以感知為基礎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與發現事物的內部本質聯系和規律性,是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思維具有間接性和概括性兩種基本屬性。
思維對事物的間接反映,是指它通過其他媒介作用認識客觀事物,及借助于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已知的條件推測未知的事物。思維的概括性表現在它對一類事物非本質屬性的摒棄和對其共同本質特征的反映。
1.概括性:即思維反映的是一類事物的共同的本質特征和事物之間的內在的、必然的聯系以及規律。思維的概括性是建立在事物之間的聯系的基礎上的,把具有相同的性質的事物提取出來,對其加以概括總結,并且進一步的認識。如2匹馬、3只貓、四頭獅子。這就是根據事物的共性使用數量來概括事物的例子。
2.間接性:思維的間接性是通過某種媒介來反映客觀事物。思維的間接性是通過其他表征來推斷事物的能力。比如,在珠穆朗瑪峰地區40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許多海洋生物化石,由此“推斷”珠峰在遠古時期是汪洋一片。間接性的關鍵就在于非直接認識,而是“推斷”得來。
思維的間接性和概括性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間接性是以人對事物概括性的認識為前提。比如,勞動人民總結的“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民諺,就是在多次感知地震異?,F象的基礎上,通過概括,找出了這些動物異常和地震之間的內在聯系,而對未來事物做出的一種間接判斷,而這種判斷正式先有思維的概括性而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