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東醫療衛生預防醫學:流行性出血熱知識梳理
來源:易賢網 閱讀:96614 次 日期:2017-12-28 14:20:57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7廣東醫療衛生預防醫學:流行性出血熱知識梳理”,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主要是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的一種自然疫源性傳染病。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細血管的損害,今天中公衛生人才網就與各位考生一起來梳理流行性出血熱知識點。

流行病學特點:傳染源主要是嚙齒動物類,如黑線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等,學員應記住人不是主要傳染源。傳播途徑有5種,即呼吸道傳播、消化道傳播、接觸傳播、母嬰傳播及蟲媒傳播。(全部種類)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有明顯的季節性,屬于季節性升高,因為與傳播的鼠類有關。這里還需要掌握的是褐家鼠,因為褐家鼠是我國主要的傳染源,以3-5月為高峰。

流行性出血熱的臨床表現:發熱期、低血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

(1)發熱期除發熱外,主要表現為全身中毒癥狀、毛細血管損傷和腎損害。

起病急驟,發熱常在39—40°C之間,。一般體溫越高,熱程越長,則病情越重;全身中毒癥狀表現為全身酸痛;腎損害主要表現為蛋白尿和尿鏡檢發現管型等。

(2)低血壓休克期。多數患者發熱末期或熱退同時出現血壓下降。輕型患者可不發生低血壓或休克。

(3)少尿期在低血壓休克期之后出現,亦可與低血壓休克期重疊或由發熱期直接進入此期,少尿或無尿。主要表現為急性腎功能損害(尿毒癥)。

(4)多尿期:尿量逐漸增多,逐漸好轉。如治療不當可發生繼發性休克,亦可發生電解質紊亂。

(5)恢復期:尿量逐漸恢復為2000ml以下,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尚需一段時間才能完全恢復。

1.常見題型如下:

流行性出血熱典型病程中有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腎損害期、恢復期。

【答案】錯誤。解析:典型病程中有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無腎損害期。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療系統招考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