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醫學史
來源:易賢網 閱讀:96561 次 日期:2017-08-19 09:17:1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醫學史”,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最近事業單位考試中,關于常識的的考題,尤為引人注目。本篇以人為引與大家交流一下常識中的古代醫學。

扁鵲:

扁鵲,戰國時期醫學家,善用“望聞問切”四診法給病人醫病。其切脈的技術尤為精湛,因此被后世稱為“脈學之宗”。扁鵲擅長各科,無論是婦科還是兒科,內科還是外科,亦或是“五官科”都很擅長,聞名遐邇。相傳扁鵲編寫了《難經》一書。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

但是為人所不知的是,“扁鵲”并不是他的名字,他本名“越人”。相傳,扁鵲是黃帝時期的一位神醫,因為醫術高明,人們尊稱越人為扁鵲。扁鵲還給我們留下了“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

張仲景: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從小嗜好醫學。成年后,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在任職期間,每到初一,十五兩天,張仲景就在公堂上為百姓看病,解決百姓的難題,為百姓愛戴。經過數年的總結,張仲景還寫成了《傷寒雜病論》一書,尤其是里面的“辯證論治”的原則,這為古代中醫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他們后人稱為“醫圣”。

關于張仲景,還有個小故事,值得我們了解。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刺骨,很多無家可歸的人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心里十分難受。經過研究,他研制了一個可以御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祛寒嬌耳湯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里煮,熟了以后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面皮煮熟。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后來張先生去世了。去世那天剛好是冬至,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流傳下了在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華佗:

華佗,東漢末醫學家。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于手術。華佗被后人稱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華佗因為手術的需要,還發明了世界上的第一款麻醉藥——麻沸散,這一發明比西方早了1600多年。華佗還創造了五禽戲,模仿五種動物,進行身體鍛煉。因此被稱之為“神醫”。

華佗,跟三國時期的歷史名人也很有交集。他曾經為關羽刮骨療毒,也曾為曹操治療過頭痛病。

更多信息請查看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醫學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