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考試中,公共基礎知識是很多省份重要的考察部分,因此要參加事業單位考試的考生要重視這部分知識的復習,今天中公事業單位考試網跟大家分享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頻考點之一——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希望能幫助大家順利通過筆試進入面試。
對立統一規律又稱矛盾規律,這一規律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1.矛盾的含義及基本屬性
(1)矛盾
矛盾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矛盾具有兩個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爭性。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貫通的一種趨勢和聯系,具有兩層含義:①矛盾著的對立面的互相依賴性,矛盾的一方的存在和發展必須以另一方的存在和發展為前提;②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的相互貫通性,表現為矛盾雙方的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和相互轉化。
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的屬性,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表現為處處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即個性,是指具體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統一關系
①二者的區別: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個性,是有條件的,是相對的。
②二者的聯系: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特殊性必然與普遍性相聯系而存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在一定范圍、時間內是普遍性的東西,在另一范圍、時間內則變成特殊性的東西,反之亦然。
(4)方法論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們運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在分析事物時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矛盾的不平衡性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二者的關系
在復雜事物的矛盾體系中,往往具有多種矛盾,這時的矛盾體系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主要矛盾是指在諸多矛盾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第一,主要矛盾規定和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次要矛盾的解決也制約、影響著主要矛盾的解決。第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關系
矛盾著的雙方的力量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每一種矛盾中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次要方面是處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聯系的,并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二者轉化后,事物的性質也隨著變化。
(3)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間的方法論意義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辯證法的兩點論,就是研究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種矛盾時,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
辯證法的重點論,就是在研究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要著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種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辯證法要求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堅持兩點論反對一點論,堅持重點論反對均衡論;辯證法的兩點論是有重點的,兩點論中內在的包含著重點論。辯證法的重點論是以兩點論為前提的。
4.事物發展的內因和外因
某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諸要素之間的對立統一是內部矛盾,即事物的內因;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對立統一是外部矛盾,即事物的外因。
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外因可以相互轉化。
其中重點考察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的普遍性和對立性及辯證法的兩點論與重點論,考生要多加留意并結合題目強化知識點的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