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城鎮化是指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這個過程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城鎮數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內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化伴隨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漸下降、非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逐漸轉移這一結構性變動。城鎮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勞動。另一方面,城市從它開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對人進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組織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解析】
改革開放30幾年來,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三農”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出關于推進城鎮化建設、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口戶籍限制的戰略決策和部署,將對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村城鎮化、農民市場化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戶籍制度的放松對進城農民的生活條件、生活方式也有極大的改善作用。
推進城鎮化將對服務業產生巨大需求,服務業又是創造就業的最大的行業。這將對緩解長期以來存在的就業壓力、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城鎮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鎮化。中國的城鎮化過程,是一個幾億人從農村向城鎮轉移的過程。把這幾億人的問題解決好,事關城鎮化成敗,事關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加快縣城和重點鎮發展,不僅有利于推進我國經濟的合理布局,促進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還有利于農民就近就地向非農產業轉移,減少跨區域流動帶來的種種問題。
推進城鎮化建設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不能損害農民的土地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