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2017年7月,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通知稱,各地要有序推進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發展,應保持小鎮宜居尺度,不盲目蓋高樓,不盲目拆老街區,不盲目搬襲外來文化。
【解析】
一些特色小鎮在建設中出現了前期規劃調研不充分,照搬照抄其他地方建設方法、勞民傷財給群眾生活帶來不便等等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地方和政府的建設觀念“跑偏”,出現了政績工程,只注重特色小鎮的表面建設,而忽略了長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導致特色小鎮成了“雷同小鎮”;另一方面是一些特色小鎮的建設規劃不合理,使城鎮建設與當地經濟發展、群眾需求等出現了“脫節”,為了建設特色小鎮而建設的思想濃厚,使城鎮建設缺乏生命力。
特色小鎮位于城鄉接合部,它的建設能夠帶動周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發展,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實現城鄉產業融合,使城市文明迅速擴展到農村,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城鄉的協調發展。
特色小鎮在打造產業創新高地時,不能一味求時尚、求新穎、求高端,而應尊重本地實際,發展最有基礎、最有特色、最具潛力的主導特色產業。
在空間布局方面,圍繞打造特色產業,堅持規劃先行、多規合一。規劃是指導特色小鎮發展的藍圖和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必須具有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和前瞻性。
特色小鎮建設必須尊重市場規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充分發揮企業的積極性。政府應在搭建平臺、提供服務等方面更好發揮作用,引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