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學習目標
1.掌握感覺和知覺的概念;
2.了解幼兒感知覺在幼兒發展中的作用;
3.掌握幼兒感知覺發展中的主要特征;
4.了解幼兒感知特性與幼兒活動的關系;
5.掌握幼兒感知覺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3.2 核心內容綱要
一、幼兒感知覺發展的主要特征
1.感覺和知覺的概念
(1)感覺
感覺是指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刺激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2)知覺
知覺指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的反映。
2.感知覺在幼兒心理發展中的作用
(1)感知覺在幼兒的認識活動中占據重要地位
(2)幼兒的記憶,也直接依賴于感知的具體材料
(3)幼兒的情緒和意志行為,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響而變化
3.幼兒感知覺發展中的主要特征
(1)視覺
①視敏度:精確地辨別細致物體或處于具有一定距離的物體的能力,即通常所說的視力;
②顏色視覺:區別顏色細致差異的能力,亦稱辨色力;
③影響嬰幼兒視力的因素:受遺傳和環境影響;
④色盲:顏色視覺異常。
(2)聽覺
①聽覺發展對兒童心理發展的意義: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依靠聽覺辨認周圍事物特點;與成人交往;對智力、個性發展也有影響;
②聽覺感受性:包括聽覺的絕對感受性和差別感受性;
③言語聽覺:在言語交際過程中發展和完善起來的;
④聽力的保護和培養:注意避免噪音污染;通過語言訓練來訓練聽力。
(3)觸覺
觸覺是膚覺和運動覺的聯合,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
①視觸覺的協調:主要表現為眼手探索活動的協調;
②動覺:隨年齡增長而提高。
(4)空間知覺
空間知覺包括形狀知覺、方位知覺、距離知覺,是用多種感官進行的復合知覺。
(5)時間知覺
時間知覺是對客觀現象的延續性、順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3)個體經驗對感受性的影響
提高感知的效果,不僅有賴于當前的刺激,同時,也有賴于個體已有的感知經驗。
(4)教育和訓練可以提高幼兒的感受性
2.知覺特性與幼兒活動
(1)知覺的選擇性與幼兒活動
(2)知覺的整體性與幼兒活動
(3)知覺的理解性與幼兒活動
(4)知覺的恒常性與幼兒活動
(5)知覺對象和背景的關系與幼兒活動
3.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1)幼兒觀察的發展
(2)如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3)保護幼兒的感官
三、感知覺規律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
1.適應現象
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結果而產生的感受性,會因刺激持續時問的長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現象。
2.對比現象
同一分析器的各種感覺會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3.知覺中對象與背景的關系
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分離出來,受以下因素影響:
(1)對象與背景的差別
(2)對象的活動性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組合
(4)教師的言語與直觀材料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