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點背景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在崗大學生村官人數超過10萬人?,F實中,不少在農村工作的大學生村官因工作優秀,被樹為先進典型,但也有一些村官單純將既有崗位作為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跳板,工作并不扎實。
二、題目預測
針對當前大學生村官工作不扎實,把工作當成是跳板,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中公解析】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平心而論,青年人有理想、有志向,希望在仕途上大有作為,這本沒錯,也值得鼓勵。但青年人若是單純為了一官半職、編制而步入村官崗位,這樣的入職動機著實落了下乘,又如何指望他們能夠發自內心地為群眾服務。所以我認為針的應該引起我們各方的關注和重視了。
當前,為了鼓勵青年人下基層,不少地方在公務員考錄方面,向基層村干部作了較大傾斜,尤其一些令人羨慕的好崗位、好單位更是明確指出,要招錄具備一定年限的大學生村官。之所以如此,就是為了讓青年人更接地氣、了解民生疾苦,從基層積累豐富的服務群眾、執行政策、促進改革、推動發展的經驗,這樣才能勝任更高的層次、擔起更大的責任、立足更好的平臺大有作為。“在其位,就當謀其政。”青年人一旦進入村官崗位,就要有村官的樣子。然而在當下,少數青年人就是看準了便于考取公務員的好機遇,拼盡全力“擠進”大學生村官大軍,入職后卻不思進取,僅是刷刷在崗在位的“存在感”,把干事創業的應有勁頭都用在迎考備考、培訓復習上,工作權當“過渡性副業”,渾噩度日、尸位素餐。
村官本就是謀實業、干實事、創實績的基礎性崗位,看似位低權輕,卻處處需要擔當和負責。青年人絕不能將村官身份與公考機會劃上“等號”,兩者沒有什么必然聯系,不論將來會不會離開村官崗位、走上更高的仕途、獲得更好的發展,都要把村官的職責盡好,實事求是聽民情、順民意、解民難,多對群眾“放心不下”,少思個人利弊得失,干出屬于村官的精彩。
當然,有關部門也當加強對村官的監管、考察,招錄優秀村官進入公務員崗位,不僅要看身份,更要劃出業績的“及格線”,把工作成效、獎勵表彰、群眾認可等方面都納入招考“門檻”,把那些敢于擔當、謀求實干、悉心服務、造福人民的好村官篩選出來,給他們搭建更好地干事創業平臺,讓組織的選人用人更精準、更科學、更具實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拆除公考的“跳板”,讓青年人在村官崗位上站得住腳、收得住心、穩得住神,始終做到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爭先進位,干出對得起人民期盼、組織期待的良好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