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沒有網絡安全,信息化發展越快,造成的危害就可能越大;沒有信息化發展,網絡安全就不可能得到可靠保障。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新技術新產品問世后,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只有統籌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做到協調一致、齊頭并進,以安全促發展,以發展促安全,才能建久安之勢,促健康發展。
[挑戰]
第一,網絡信息自主研發能力不強。盡管我國在某些尖端技術領域擁有優勢,但在信息網絡領域的核心技術、關鍵設備和操作系統上整體性的自主研發能力不強,目前在民用、商用和產業領域仍大量引進和使用外國先進的芯片產品、系統設備和程序軟件,可控能力相對較差。
第二,信息傳播機制、手段和方法以及管理機制落后。中國的國情不同于發達國家,在信息傳播機制、手段和方法以及管理機制上相對落后、被動,仍停留在傳統的新聞輿論理念上,尚未形成以信息輿論為主的內外傳播機制,國家“軟實力”還不夠強大,信息輿論話語權較弱。另一方面,未來網絡社交將日趨發達,微群體會更加多樣,對網絡空間社會治理方式仍顯單一、經驗不足。
第三,信息網絡安全規劃、管理和協調體制、機制不完善。信息網絡安全規劃、管理和協調體制、機制仍主要沿用現實空間中的體制和管理方式,離依照信息化發展、應用方式和網絡空間的規律特性形成的信息網絡安全體制、機制還有較大差距,面對已經到來的云計算、大數據時代,亟需加快進行調整革新、綜合集成。
第四,相關法律法規不全面。信息網絡領域的管理、協調主要是依據行政手段,缺乏完整統一、相互銜接并且細化的法律法規,如信息網絡安全法、公民信息保護法以及信息保密法律等,法制化治理和管理模式尚未形成。
[網絡技術發展的意義及重要性]
“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要“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這意味著網絡強國戰略將成為推動中國全方位深化改革的強勁動力。而當互聯網被賦予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時,網絡安全的急迫性與重要性也愈加突出。
“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縱觀世界文明發展史,每一次產業技術革命,都給人類社會帶來深刻影響。今天,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我們深信,互聯網必將對人類文明進步發揮更大作用。
隨著全球信息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圍繞網絡空間發展權、主導權、控制權的競爭日趨激烈,網絡空間正在加速演變為戰略威懾與控制的新領域、意識形態斗爭的新平臺、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的新陣地、未來軍事角逐的新戰場。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其戰略性、綜合性、基礎性地位作用日益凸顯。如果不重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就可能喪失網絡輿論戰場的主動權,錯失互聯網對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缺失確保國家戰略安全和軍事斗爭勝利的新基石。
[參考對策]
措施:
第一,提高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在網絡安全方面,如果自己沒有過硬的技術,就很難實現安全可控的管理。加強創新研究和開發應用,確保核心技術、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信息系統及數據的安全可控。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研究發展戰略,下大氣力解決科研成果轉化問題。要出臺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他們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成為信息產業發展主體。
第二,加快建設網絡人才隊伍。我們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建設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絡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
第三,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增強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懾能力。緊盯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短板弱項,要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第四,要建設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凈化網絡環境,創新網上宣傳,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努力使網絡空間更加天朗氣清。
文章素材
[精彩標題示例]
1.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應“同頻共振”
2.共鑄網絡安全之“盾”
[精彩開頭示例]
1.中國互聯網近年來的發展成就,我們有目共睹,從二十多年前的64kbps網速到如今擁有的全球最大的4G網絡,最大的網民群體等。這,非常值得自豪!不過,發展過程中,伴之而生的各種安全問題也同樣不少,且在治理上由于缺乏同步投入,已“欠賬很多”,致使諸如賬號被盜、隱私泄露、病毒攻擊等問題頻頻出現。對此,我們必須警惕、重視!
2.“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網絡社會帶給人們更多方便與快捷,但如果這個社會缺失信息安全,人們怎敢放心在電子銀行存轉財富?何以放心在網購時寫下實名地址?安全感少一分,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可能就會少十分。一個國家的網絡安全掌控能力,既體現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護航上,也同樣反映在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上。
[精彩結尾示例]
1.維護個人信息安全是場持久戰,也是場前所未有的遭遇戰。美國也曾發生過約1.91億選民個人信息外泄,英國巴克萊銀行曾有數萬客戶的個人資料被盜。網絡犯罪的“進化”程度,有時會超過法律法規的制定速度。從技術上尋求防護對策,在理念上提高網民安全意識,多方用力、立體防護,才能打贏個人信息安全保衛戰。
2.好風更需憑借力。網信工作責任光榮、使命重大,事關國家前途和命運。總書記和中央的諄諄教誨和隱隱期冀,為網信工作的發展吹來春風,圍繞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一系列產業、領域等都應巧借東風,順勢而為,迎著這場政策的春風催生更多蓬勃的生機和發展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