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5年4月下旬,河南西平縣兩名農民先后自殺,還有一名農民多次試圖自殺……他們的共同身份是,河南浩宸投資擔保有限公司西平分公司業務員。這樣的業務員,浩宸公司在西平縣共招聘了40多人。3年多來,他們從全縣3500多戶農民手中攬走近2億元。6月,該擔保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案件警醒人們:非法集資從城鎮轉向鄉下值得格外警惕,以更嚴密的監管為農民構建起一道安全防護網正當其時。
【標準表述】
[原因分析]
農村非法集資現象的出現有其復雜的經濟和社會原因:
一方面,農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既不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信息,也難以調查核實集資者“畫”的“餅”。此外農村作為“鄉土社會”,村民們世代聚居,彼此之間的信任度較高,非法集資者通過發展當地德高望重的農民為業務員去攬錢,利用農民之間的信任很容易達到非法集資的目的。
另一方面,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結構調整陣痛顯現,鄉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資金鏈趨于緊張。近年來農村各類不規范的民間融資風險逐漸暴露出來,也導致非法集資問題不斷浮出水面,發案數量激增。
[危害]
一直以來,不乏農民卷入非法集資且損失慘重的案例,但多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超范圍吸收農民資金的形式出現。這起案件中,總部設在鄭州的投資擔保公司直接將觸角伸向農村,則比較鮮見。在城鎮監管體系越來越嚴密、城鎮居民投資越來越審慎的情況下,農村正在成為不法分子非法吸儲的主要發生地。
同城鎮相比,發生在農村的非法集資危害更大。一方面,農民的經濟風險承受力差。這起案件涉及3500多戶群眾,金額逾2億元,很多農民將自己的養老錢、給子女買房的錢、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畢生積蓄等投入其中,現在可能血本無歸。另一方面,一些農民的金融知識欠缺,風險辨別力差,更容易落入高息誘惑的圈套。這起案件中,涉事擔保公司通過招攬業務員多層吸儲、構建合同鏈制造合規假象等方式,使一些農民業務員至今仍以為自己從事的是合法金融活動。
[參考對策]
防范非法集資下鄉,教育專家認為:
一是加大宣傳教育。要以西平縣非法集資案作為反面典型教材,加大對農民金融知識灌輸,將非法集資形式、特點及其社會危害向農民進行全方向講解,要加大向農民普及法律知識、金融知識的力度,提高其辨別防范能力。改變農村地區農民金融風險意識脆弱、渙散現狀,切實提高農民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增強抵御非法集資及其他非法金融活動誘惑的能力,避免上當受騙悲劇重演。
二是當地政府職能部門要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如銀行監管部門、公安、工商、稅務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從源頭上消除一些公司利用合法證照或模棱兩可的經營范圍作為非法集資的幌子,明確非金融類企業經營公司的業務經營范圍,并建立立體社會監管平臺,聘請各階層人員擔當農村社會非法金融活動的監督人,充分發動農村社會監督力量,鏟除農村地區非法集資生存土壤。
三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各類投資擔保公司經營活動實施適時檢查,了解其經營活動現狀尤其是資金來源和使用動向,防止其進行非法集資活動,使農村地區農民徹底免遭非法集資荼毒。
四是拓寬農民投資理財渠道,為農民理財需求找到合規合法的出口,杜絕類似悲劇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