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級景區不是鐵飯碗,唯有把發展思路從短期大干快上轉向長期精耕細作,從硬件轉向軟件,內外兼修才能成就金字招牌
又有5A級景區被摘牌。
繼去年山海關被摘掉5A級景區“金字招牌”后,近日,湖南橘子洲旅游區和重慶神龍峽景區在復核時被發現存在安全隱患嚴重、環境衛生差、服務功能退化、旅游秩序混亂等問題,被國家旅游局摘牌。
應該說,當年這些景區為了掛上5A的牌子無一不是費盡心力,5A級景區的評選標準比4A級要求更高,不論是服務質量、環境標準、管理水平,都要對得起精品旅游風景區的名頭。
據報道,長沙市曾投入十幾億元對橘子洲景區進行大規模提質改造,才獲得了5A的牌子。當然,帶來的效果也是顯著的,據統計,掛牌不到4個月,景區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23.6萬人次,同比增長達35.7%。
但是,一塊牌子帶來的效益能否持續,還要看景區品質能否保持穩定水平,這就好比幾百年的老字號,需要的是不忘初心,是對品質始終如一的堅持。
更重要的是,旅游品牌的塑造,不僅在于相關部門的授權,更在于老百姓的口碑。景區好不好,老百姓自然會用腳投票。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日益發達的今天,信息飛速傳播,不注重服務,幾十條差評的共鳴,就可以毀掉一個景區的口碑,砸掉景區的飯碗。
要知道,短期大干快上,花重金提升景區硬件容易,長期精耕細作,去悉心提升服務品質等軟件就不那么容易了。君不見,被摘牌景區的游客投訴中,價格欺詐、“黑車”攬客、車輛亂停亂放問題比比皆是。
這次摘牌,再次給一些地方旅游業發展思維提了個醒,5A級景區不是鐵飯碗,唯有把發展思路從短期大干快上轉向長期精耕細作,從硬件轉向軟件,內外兼修才能成就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