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中秋節臨近,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號稱“純手工無添加”的私房月餅廣告刷屏。但據媒體報道,一些私房月餅暗藏貓膩——所謂“純手工”,只是倒手轉賣工廠流水線生產出的月餅;標榜“無添加”,卻被檢出甜蜜素,超標食用會危害肝臟和神經系統。
深度分析
私房月餅的食品安全讓人擔憂
私房月餅“出事”,折射出私廚經營的弊端——多數私房制作根本沒有衛生許可證和經營資質,食品質量全憑良心。一些消費者覺得私房制作就該像給自家人做飯,確保健康和衛生。殊不知,很多微商雖然標榜“精選細作”,私下卻認為“只要消費者沒吃壞肚子就行”。雙方想法大相徑庭,背后蘊含著如下事實——公開販賣的東西標榜“私屬性”,本身就很吊詭。有多少商人能做到“愛人如己”?稍不留神,消費者就可能“從一個坑掉入另一個坑”。當然,確實有人憑良心做人做事,但自律之外仍需制度與監管發力。
朋友圈是食品安全重災區
隨著民眾食品安全意識的提升和監管的加強,線下違法空間被逐步壓縮,一些商家為了逃避監管,從線下轉移到監管相對薄弱的線上,朋友圈就成了重災區。以月餅為例,就可能存在無廠名廠址、無保質期、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等安全隱憂。事實也的確如此。從已有報道看,“私房月餅”的制作者大都不具備衛生許可證和經營資質,一些制售者為了降低成本,用甜蜜素代替白糖,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甚至非食用物質,月餅生產環境及存儲條件也不容樂觀。
食品安全國家要加強監管
事實上,國家食藥監總局已發出通知,要求加強對自制月餅的監管。還有專業人士建議,監管部門應明確限制私人月餅的銷售,對外銷售必須具有資質,遵守法律法規,接受監管。
微商也好,私廚也罷,雖然存在問題,但也是互聯網的新產物。鼓勵創業與創新,要重視新事物與新問題,也要避免“一管就死”。要做到監管“到位不缺位”“補位不越位”,這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消費者要擦亮眼睛,不要被“看上去的美味”忽悠。有月餅微商已表示“只是做著玩”,食客切勿“玩命吃”。
網絡食品監管辦法即將出臺 僅靠政府難解根本問題
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孫咸澤在首屆“中國互聯網+食品安全高峰論壇”上披露,《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即將出臺實施,監管部門歡迎更多的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運用自己數據集合的優勢和傳播媒介的特征,積極參與到食品安全風險的預警、交流以及食品安全科普的工作之中,倡導食品安全共治監督和共治的社會氛圍。
對于“互聯網+”食品如何確保監管到位,使其有序發展,孫咸澤提到,國家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總局把“四個最嚴”作為行動指南對網售食品監管進行探索、創新,于2015年按照《食品安全法》立法思路,著手起草擬定《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集意見稿。該意見稿將明確并細化網絡食品第三方交易平臺,自建網站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以及入網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多項行業義務,以及違反這些法定一無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同時也明確了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的機構、程序、方式等內容。
目前,總局著手起草擬定的辦法,正在進一步修訂中,預計近期將會出臺。
在“互聯網+”時代,要很好的監管食品安全,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也需要轉變。論壇上,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二司副司長崔恩學稱,中國政府在曾長期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因此很多企業習慣有問題找政府,但在當今市場經濟深化發展的前提下,消費者應當更多地想到有問題、有困難找市場、找法律。
他說,尤其互聯網地迅猛發展,僅靠政府監管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如果企業是成心想做壞事,政府再加強監管都是事倍功半。所以要發揮第三方平臺的源頭控制作用,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同時,囊括進社會公眾和媒體的監督,包括公眾的投訴舉報,以及科學知識的普及。
崔恩學認為,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相互配合,多方參與,走一條相互合作之路,對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將會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過,即便是電商平臺巨頭也面臨管理挑戰。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鄭俊芳稱,“電商平臺上的食品經營者有流通許可,食品生產者有生產許可,最終發現食品不合格,那么該向誰問責?如何做源頭管理?”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曾經對抽檢出現問題的食品做專項數據分析,發現超過90%的“不合格食品”都存在源頭問題,即食品的原材料、添加劑或制造工藝不符合規定。然而,電商平臺除了在履行法規下的審核資質證照、全面排查、發現問題主動處理,難以介入到生產企業的生產鏈。
另外,鄭俊芳也表示,目前食品安全管理過于“一刀切”,簡單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她提議,食品安全管理及信息公開應該分層分級,監管的重點和重心更多放在安全隱患大的食品上,對于安全隱患較小的食品品質問題,食品感官瑕疵,更多交給市場機制來管理。“這樣的區分有利于科學管理,也能讓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有更加科學、理性的認識。”
鄭俊芳最后總結道,只有政府監管部門、食品企業、電商平臺攜手,各司其職,站在各自專業角度去努力,共同搭建起完善的食品安全體系,才能最終創造出良好的網購體驗,真正地形成社會共治的局面。
據了解,目前阿里已與國家食藥監總局建立食品安全科學傳播機制,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食品安全科普信息,今后會在手機淘寶APP的淘寶頭條專欄位置展示。此外,阿里正在多層面探索食品安全體系的搭建,有望在原產地追溯、保鮮包裝、檢驗檢疫、物流速度和支付便利等方面和監管機構、生態圈合作伙伴、食品企業合作,通過大數據應用,建立符合互聯網時代的電商食品管控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