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5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一定要嚴格環境執法,對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讓其付出沉重的代價;而對姑息縱容者嚴問責,使其受到應有的處罰。
2015年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提出的問題時表示,今年要嚴格執行新出臺的《環境保護法》。對違法違規排放的企業,堅決依法追究。
2015年1月1日,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其中,此法中增加了按日計罰、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條款,加大了處罰力度,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
【解析】
當前在舉國上下大力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進程中,生態文明的觀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重經濟、輕生態的觀念,以毀壞綠水青山、犧牲藍天白云的代價換取GDP一時的增加。這些情況表明,牢固樹立并切實踐行生態文明的理念,依然是任重而道遠。
保護生態環境,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建設美麗中國,必須依靠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當務之急是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突出位置,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
生態環境問題今天已經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也成為社會矛盾頻發、高發的熱點領域。因此,地方政府和執法部門一定要堅持公開透明、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在保護優美的自然生態的同時,促進社會的平安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