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外發布了《關于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對生態文明建設做出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貫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描繪了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藍圖。該意見要求“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化、制度化進程做出周密部署,使制度的引導、規范作用更加突出,從而為美麗中國打造“制度屏障”。
【解釋】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在對生態文明建設做出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的基礎上,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推動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促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使用、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科學規劃。不僅順應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規律,更是回應了億萬人民對青山綠水的熱切期待,彰顯出執政黨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擔當。
生態環境保護逐漸成為全球共識,生態文明在國家發展與建設中的作用也不斷凸顯。雖然,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就目前來看依然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腳步,環境問題依然是制約經濟發展、困擾民生建設的重要問題,污染治理對黨和國家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出臺《意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不但是時不我待的歷史抉擇,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各地區應按照《意見》的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同時,要完善政績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對違背科學發展要求,造成資源環境生態嚴重破壞的要記錄在案,實行終身追責,用制度的剛性鞏固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這樣的情況下,建設美麗中國才能在“制度屏障”下,順利步入發展的“快車道”,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目標才能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