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10月10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了兩份“征求意見稿”,意在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對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進行規范。兩份征求意見稿,使“專車合法化”落地,回應了人們期待已久的改革命題。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認可專車、規范專車的法規,在許多市場化國家明令禁止專車的環境下,我們在國家層面予以認可,體現了政府對創新的鼓勵和包容,從中也可感受到,監管部門助推出租車新舊業態融合發展方面的改革思路。
交通部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專車管理改革的意見稿,對此,你怎么看?
【解析】
專車的發展給群眾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是對過去出租車資源的巨大補充。然而,非法運營,擾亂市場秩序的困擾也一直伴隨著專車和政府管理部門。再這樣的背景下交通部的意見稿將會是撥開這團困擾的強有力量。從在意見稿指導下推出來看,專車的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并且絕不僅僅只靠交通部門就能解決。如何更好的讓意見稿發揮作用,激活專車市場,還需繼續努力。
第一,平衡多方利益。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調整,必須兼顧各方利益訴求,新舊出租車模式需要錯位競爭、相互補充,全局考量。改革方案應給地方充分的自主權和政策空間,避免出現新的壟斷和壁壘。盡力體現這種政策引導,使二者在差異化經營上各美其美。
第二,專車平臺企業、車輛、駕駛員均設置一定門檻,打車平臺不得接入非營運車輛。要滿足相關條件、經過相關部門審核,營運車輛有更高的保險要求,有更頻繁的車輛檢測要求,以及更嚴格的車況要求,對專車也需要更加具體和合理的檢測等管理規定。
第三,立法司法部門也需要結合當下實際,進一步完善交通法的相關規定,若運輸過程中發生事故,對財產損失、乘客傷害、第三者傷害、司機傷害等可以迅速確定法律上的責任主體,避免出現經濟糾紛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