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2014年年底央視播出的紀錄片《作風永遠在路上》,對西湖畔近40個會所的情況進行了曝光。西湖這一公共資源曾被少數人享用。經過整治,如今普通市民只要付18元一杯的茶錢,就能坐享西湖美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5月26日杭州城市規劃展覽館了解城建總體情況。在聽取西湖周邊會所整治工作匯報時,習近平指出:“公共資源不能為少數人壟斷享用,更不能搞不正之風,敗壞社會風氣?!?/P>
【標準表述】
現實生活中侵占公共資源的形式多種多樣,公園景區中設立私人會所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涉及公眾切身利益的公共資源,包括醫療資源、教育資源、住房資源等等稀缺資源,都存在為少數人壟斷享用的傾向。
“公共資源不能為少數人壟斷享用”蘊涵著多層深意:
第一,公共資源具有開放性、社會性、公益性等特點。
第二,破除壟斷,讓公共資源被大多數人享用。
第三,政府對公共資源具有管理責任。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種:
第一,少數人的私權太大,缺乏約束。
第二,公共資源的公共性不明確,缺乏公眾的監督。
【具體措施】
第一,要態度鮮明地清理“存量”,把問題解決到位;
第二,扎緊制度的籠子,防止出現新的“增量”與反彈。
公共資源事關公共利益和權益,在對公共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和管理時,尤其應該開誠布公地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把群眾的呼聲和心愿納入決策視野,作為重要決策依據,最大程度地讓公共資源回歸公共屬性,藉此也可以進一步正黨風、清政風、淳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