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剛開始,深圳數百名臨聘教師一夜之間被解聘,被解聘教師多為年齡超標,無法參加深圳當地的入編考試;另一些有資格參加入編考試教師,卻因年齡較大,在入編考試中無法與年輕人展開競爭。作出解聘的學校稱此舉是在執行控制臨聘教師比例的相關規定。對此你怎么看?
【解析】
臨聘教師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臨聘教師與在編教師之間無論是薪酬、福利各方面差異懸殊,可以說是既享受不到娘家人教育部門的恩惠,亦投入不到婆家人學校的懷抱,淪落為三尺講臺上的“流浪兒”。
我國各地區存在大量臨聘教師一個主要的原因“以戶籍學生定編制”使得教師編制的增長遠遠跟不上人口的流入的速度。深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深圳這樣的移民城市由于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落戶,隨遷的適齡兒童越來越多,導致近幾年中小學學校擴建、年級擴班、教師擴招,因此教師的需求缺口很大。然而,因為隨著珠三角產業轉移和升級,部分外來人員也會隨著轉移出深圳,深圳的入讀子女會大量的減少,從而產生教師的閑置和浪費。另一方面我國教育經費投入過低是編外教師這一廉價勞動力存在的根本原因。各地政府,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只得借助公辦教師編制底薪聘用編外教師,緩解師資短缺的現狀。
我們不能否認臨聘教師對我國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撇開法律層面不談,從人文層面深圳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傷了臨聘教師的心。學校承載的社會職能和價值與企業不同,教育更為注重的是人文情懷,不能需要的時候把臨聘教師當成座上賓,不需要的時候一腳踢開撇清關系,這些都不該是教育部門應有的本色。因此解決臨聘教師較為恰當的做法:
一、繼續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盤活臨聘教師資源,繼續在適當的崗位發揮熱量。適當地將編制向臨聘教師傾斜,縮小臨聘教師比例。
二、對被解聘的教師給予更為合理的經濟補償,而不是死板叫條的法律賠償?;蛘叱雠_相應的鼓勵政策引導臨聘教師創業或另謀職業,以期進行合理分流,化解矛盾。
三、改革原有的教師偏應試、輕實操入編考核體系。真正吸納廣大臨聘教師心聲、學校、家長和學生對教師素質的評價意見,讓編制不在淪為保護在編庸人、不思進取者、反向淘汰有能力、進取心強、做出實際貢獻的臨聘教師。
四、改革以戶籍人口來制定編制數量這種含有強烈計劃經濟意味的滯后模式。應該根據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的發展目標,綜合制定能者上、庸者下的雙向流動機制、根據不同區域人口和經濟發展程度差異,因地制宜推出教師培養和管理體系,把用人權下放給地方和學?;鶎?,把評價一個教師稱職與否的考核權還給社會,而不是用粗放乃至粗暴的編制體系逆向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