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很多病人會先在百度上搜索查看一下自己的病情,然后再去醫院就醫,你作為醫生怎么看待這樣的事情?
【解析】
病人看病前先上網查看自己的病情,經過信息查詢之后才去醫院就診,這種現象在當前就醫環境下并不少見,其主要原因還是基于許多患者對于醫生的不信任,這也在側面反映出當前我國醫患之間矛盾的另一個縮影——醫患之間存在嚴重的不信任,作為一名醫生,我覺得有必要引起大家的反思,想辦法去緩解。
首先,容易導致病情延誤。近年來,患者在就醫前習慣“醫比三家”后才進行就診,因為時間上的間隔,容易導致病情的延誤,在“比較”和“重復確診”的過程中,病情會錯過最佳治療的時機,眼睜睜看著小病拖成大病。
其次,過多不準確的個人信息,干擾醫生的正常診斷。有些患者在就醫前會根據自己的病癥搜集大量的信息,但是患者缺乏必要的醫學知識,并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模棱兩可的界定自己的疾病類型,到醫院就醫時,跟醫生反饋自己的癥狀時主觀因素摻雜太多,會干擾醫生的診斷結果。而且有些人因為對醫生存在質疑,往往對于醫生的診斷結果不信任,不接受醫生的處方,甚至有些人會根據網上的推薦自行點藥,這種行為嚴重了會導致病情的惡化,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最后,患者的不信任會加重醫患之間的矛盾。病人的信任是對醫生的最大肯定,失去這種信任,將會挫傷醫生工作的積極性,給醫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進而誘發醫生不敢看病、不好好看病的不良現象,長此以往,不利于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
因此,作為患者,既然來醫院看病,就要相信醫生的專業權威,只有信得過醫生,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而作為醫生,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醫德和醫術,竭盡全力地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讓患者滿意信任;作為醫院,則要竭力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只有這樣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互信、和諧共處的醫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