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式執法,是“碰瓷”還是執法?
與攤販沒有任何肢體接觸,執法的城管人員突然倒地,向同伴求救大呼“報警”。河北衡水市饒陽縣執法人員上演了一出“碰瓷執法”大戲,引起網友廣泛關注。據目擊者稱,事發時城管人員見小販擺攤妨礙交通,多次勸阻無效后倒地假摔,目的就是想把占道攤販趕走。事后,饒陽縣城管綜合執法大隊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涉事城管隊員系臨時工,目前已被辭退。
對于城管來講,“倒地碰瓷”與其說是一種無奈,不如說是一種執法“焦慮癥”。從粗暴執法到釣魚執法,從選擇性執法到如今上演的“碰瓷”式執法,城管執法確有很多無奈的成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目前的制度設計下,攤販的生存權與城管的執法權呈現“零和博弈”,城管執法處于“在圍城內掙扎”的狀態,城管與小攤販儼然已產生“天然矛盾”,正是這樣的“制度緊張”造成了城管與攤販間持續不斷的“惡斗”。
因此要想徹底杜絕違規執法,凈化城市環境,還需從制度上入手,改變城管與小攤販的對立關系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首先,要在立法上進一步規范城管執法具體行為,對執法模式進行嚴格的控制,并需要對懲罰力度進行嚴格的規定,限制自由裁量權的使用。在現行法律法規的基礎上,要依照目前行政處罰權情況制定相應的細則或者行政法規,將相關的內容進行細化,并對其漏洞進行補充。
其次,要想讓法律規范得到良好的貫徹落實,高素質的執法隊伍是必不可少的。要組織城管人員進行學習,建立常態化的學習機制,并對城管隊伍的業務能力以及素質進行定期的考察和反饋。通過培訓學習、定期考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綜合管理的方式提高城管隊伍職能素質和業務水平。
再次,將以人為本理念貫穿城管執法過程中,緩解商販與城管之間的矛盾,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科學規劃,不能一刀切。如商販中一些生活困難的弱勢群體——殘疾人、低保人群等可以給予一定程度的幫助和照顧。農村人員對其農產品自產自銷的,在取得相關農業部門的證明之后,也可以專門規劃出場地使其進行銷售。
總之,治理城市不能靠城管人員花拳繡腿地碰瓷,要從根本上改善城市布局和經營環境,健全城管法規。只有公平執法、依法執法、有效執法,才能為在城市中依法從事各項活動的群體提供便利,從而保障城市有效運轉。
易賢網事業單位小編友情提醒:備考事業單位各科目考試務必循序漸進,切勿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