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是指貫徹戰略意圖,有效利用資源,保質保量達成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政策付諸行動,戰略規劃轉變為實際成果的關鍵。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執行力,沒有具備高效執行力的員工來實踐,再完善的制度,再嚴謹的計劃也不會受到最佳的效果。一個企業執行力的好壞,體現了企業整體素質的高低,反應了員工效率的快慢,更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發展與進步。在長期的發展中,農村信用社通過不斷的摸索剖析和總結,企業制度和規范不斷完善,總體規劃有章可循,但執行力較弱一直影響著農村信用社的進步和競爭力的提高,使多數規章制度、行為規范和具體計劃難以實施,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一、制約農村信用社基層執行力的相關因素。
1、制度建設不夠科學,職能分工不夠明確。
制度的建設缺少實際可行性,沒有根據自身特點有所改變,千篇一律的政策影響了執行效果??h級聯社作為獨立的法人沒有充分的考慮宏觀政策、經濟形勢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一些制度缺乏科學性。部分部門和職位的職責不夠明確,影響了制度的分工與執行。
2、員工素質低,缺乏責任心和整體意識。
部分基層員工文化素質較低,學習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影響了個人執行力的提高,對于一些要求和制度由于自身知識能力的限制,不能充分高效的貫徹執行,降低了效果。對于工作缺少責任心和大局觀念,在執行上級任務和制度的過程中總以自身的利益為前提,消極被動,使執行過程大打折扣,破壞了整體的工作氛圍,影響了企業文化的形成。
3、監督檢查力度不足,影響了執行力的提高。
由于自身體制原因,上級領導層很難直接參與基層信用社經營管理,致使基層信用社的經營管理過于松散,外部壓力不足。對于一些規章制度、計劃指標缺少長期的貫徹執行力,總是虎頭蛇尾,不能堅持。對于一些違章亂紀、執行不到位的行為,檢查不夠徹底,處理不夠及時,處罰不到位,不能使當事人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造成了員工存在僥幸心理,思想麻痹等后果,影響了執行力的提高。
4、員工培訓機制和企業文化有待完善。
員工培訓只重形式不看結果,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員工的學習能力和個人素質。培訓形式過于單一,內容缺乏實際意義,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培訓的失敗導致員工個人認知能力和業務水平的停滯不前,影響了企業文化的形成,企業文化的缺失導致了員工對相關的決策和計劃缺少認同感,缺乏主人翁意識,不能充分的理解政策感念,更不能主動的去執行,直接影響了基層執行力的提高。
二、提高農村信用社基層執行力的相關建議。
1、科學決策,明確職能分工。
科學的決策是高效執行的前提。在制定具體決策和經營目標時應充分考慮不同網點的具體情況,使決策和經營目標的制定切合實際,避免造成基層壓力過大,影響員工積極性,阻礙政策執行。在基層執行情況反饋方面,應確保信息的暢通和高效,保證各種決策能夠及時地貫徹執行,同時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職能分工方面應根據業務發展的需求,合理設置崗位,科學分工,優化人員配備,重新衡量責任、權利、利益之間的關系。加強貫徹績效考核力度,真正發揮績效考核的作用,以帶動各崗位人員工作積極性,避免麻痹心理的形成。
2、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制定個人學習計劃。
根據不同崗位的具體需要,制定不同的培訓方案和發展方向,建立完善有效的培訓機制,從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養、操作流程、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組織培訓,提高員工的自身素質。根據員工的基礎、年齡、崗位等特點制定個人學習計劃,提高個人學習能力,建立長效的學習機制,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學習經驗的交流研討,通過方法和問題的溝通互通有無,提高學習效果。鼓勵和支持員工參加各種資格、職稱考試,將資格、職稱的高低與激勵機制掛鉤,刺激有能力的員工主動學習,以學習能力的提高帶動素質的上升,影響基層執行力的進步。
3、建立有效的監督反饋機制。
由于農村信用社基層網點多,分布范圍廣,位置偏遠等特點,建立有效的監督反饋機制是加強上級監督,促進基層執行力提高的重要手段。通過公眾監督、組織內部專人調查、基層網點自我反饋等形式,監督基層工作的實施情況,政策的執行情況,經營目標的完成情況,能夠有效促進政策的貫徹和計劃的實行,避免一些違法亂紀的行為出現。讓基層員工杜絕麻痹僥幸心理,充分認識規章制度、政策法規的重要性,提高基層員工對執行力的認知度,更好的促進執行力的提高。
4、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無形資產,也是企業進步和發展必須重視的關鍵,良好的企業文化影響著員工的企業認同感,影響了員工主觀能動性和執行力的提高。通過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帶動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職業方向,將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真正放在心上,以積極負責任的態度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從最根本的途徑來提高執行力。
有效的執行力是企業維持自身發展進步的基礎,沒有執行力做保障,再好的領導團隊,再優秀的管理者,再科學的方針政策也都是空談。執行力是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的重要途徑,只有充分的提高自身的執行力,農信社才能逐漸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