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農信社服務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的探索與思考
來源:貴州省農村信用社 閱讀:3978 次 日期:2012-01-29 08:31:0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安順農信社服務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的探索與思考”,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以創建“返鄉農民工創業園”為依托,科學合理地引導、鼓勵和扶持外出農民工返鄉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以產業規?;苿庸I化、加速城鎮化,既是大勢所趨,又是現實所需,更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有效途徑。對于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矛盾、新問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擴大服務內涵外延:

金融服務跟著農民工走

安順市外出務工總收入達69億元,占全市GDP的三分之一。

但這部分收入并未全部用于農民工自身發展和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50﹪消費在農民工往返車旅費、生活費及醫療費等方面。

以一個在浙江打工的農民工為例,年收入約1.5萬元,每年回家兩次,每次往返車費900元,計1800元;生活費每年4000元,其他費用2000元。一半以上收入“甩”在了異鄉及路途上。


紫云返鄉農民工創業園現有氣門芯廠、牧草加工廠、彩瓦廠、凱誠門業、哈佛門業、膠合板加工廠和安輝家具廠以及獺兔種兔養殖場等多家返鄉農民工創辦的企業。圖為農民工創業園生產情況。

同時,由于幾十萬人長期身處異地,以及一些地區對外來務工者存在排斥、歧視現象和不合理的用工待遇,而農民工群體維權道路又比較艱難,一定程度存在引發不良事件和社會治安案件的風險。

鑒于此,2008年以來,貴州省農村信用聯社以安順辦事處為試點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以“服務跟著農民走”的方式在全國首創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

他們外派員工到北京、浙江、江蘇、云南、廣東、福建等貴州籍農民工較為集中的省(市)設立駐外服務點7個,為農民工提供面對面的金融服務。

同時,不斷擴大服務的內涵和外延,3年來無償為農民工提供維權、討薪、困難幫扶、就業幫助、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服務。

安順農信社“服務跟著農民工走”的做法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貴州日報等國內和省內50余家主流媒體(網站)對此作了200余次深入報道。

中國銀監會及貴州省委、省政府相關領導多次給予高度肯定,貴州省省委宣傳部將這一做法譽為“安順經驗”,要求在全省推廣。

2010年以來,在“走出去”戰略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基礎上,省農村信用聯社安順辦事處、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又開始著手實施“請進來”戰略,未雨綢繆整合資源創建“返鄉農民工創業園”,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扶持有技術、懂管理的農民工返鄉創業。

截至今年11月,安順市初步建立起以“鎮寧返鄉農民工創業園”為代表的紫云壩羊,西秀七眼橋、舊州,鎮寧江龍、大山,關嶺永寧等7個“返鄉農民工創業園”,累計引導返鄉創業農民工達12323戶,引進省外投資商15戶,涉及小商品批發(零售)、建材、運輸、特色農業、裝飾材料、水晶飾品、燈具、磨具等32個產業(行業),就地就近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3.5萬人。


積極扶持有效引領:

“鳳還巢”營造多贏格局

安順農信社不斷擴大農民工金融服務的內涵和外延、積極引導扶持外出農民工返鄉創業、就近就地解決農民工就業的做法,不僅拉動了東部產業向西部轉移,加快了安順市工業和城鎮化發展步伐,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而且緩解了外出農民工生產生活成本過高、輸入地治安管理難等一系列矛盾。

這在一定范圍內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為貴州乃至全國從根子上解決農民工問題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一是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聚合資源加速農村生產力發展。

大量農民工返鄉后,將在外掌握的技術、市場等要素與家鄉各類資源有效對接,從事特色規?;N植、養殖及農副產品加工業,逐步形成以“種養加”帶“貿工農”的發展格局。

這不僅改變了農村經濟單純依靠農業的發展格局,拓展了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空間,還拉動了物流、賓館、餐飲、娛樂等行業發展,開創了“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新經濟增長模式,造就了新的就業崗位,將剩余勞動力轉變為現實生產力,加速了農村生產力發展。

二是促進了基層黨建和政府職能建設。

由于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黨委在省外及返鄉創業園均設立了黨支部,在對農民工黨員進行有效管理和培養的同時,還積極引導、支持他們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參與到鄉村治理、企業管理中。如:參與村(鎮)干部競選、參與企業領導層競聘等。

這樣既充分發揮了農民工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又為新時期黨的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充實了后備力量。

同時,返鄉創業農民工在創業中反饋的各類問題,又從客觀的角度推動著政府職能轉變,加速了服務型政府建設進程。

三是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助推器”。

有效引領農民工返鄉創業是中央“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路線的具體體現。

由于返鄉農民工一般將創業項目選在城鎮、縣城和城郊結合部。這樣既增加了集鎮和縣城的實際人口,又增加了區域的經濟總量,是一種成本最低的小城鎮擴張之路。

這不僅增加了就業,促進了農民增收,而且還成為打破城鄉二元制經濟結構、實現社會公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助推器”。

四是搭建招商引資平臺,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創造良好環境。

在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的積極溝通、協商下,地方黨政部門結合招商引資實際,在政策框架內給予了農民工返鄉創業諸如簡化辦事程序、稅費減免、信貸擔保等支持措施。

這些優惠政策通過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省外服務點及農民工的宣傳,吸引了大批省外投資者,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一些急需轉移產業的企業更是表達了強烈的來黔投資意愿。

五是引回和培養了農村創業人才,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夯實“人才根基”。

返鄉創業農民工通過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合伙、獨資經營等多種經濟形式,創辦、領辦、合辦企業,一方面吸引了資金及先進技術,尤其是人才等優勢資源向農村集中;另一方面為農村培育并儲備了大批具有市場開拓意識的創業人才,這勢必會大大提高資源整合和“聚變”能力,助推區域經濟快速增長。


創優環境形成合力:

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保障

當前,在安順農信社的持續努力推動下,安順市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雖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少數部門和個人仍面臨觀念轉變不夠、政策扶持不力、服務環境不優、服務主體單一等問題。

因此,要真正實現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良性發展和效益最大化,亟須建立健全相關體制機制,尤需全社會共同關注形成合力。

一是進一步健全扶持政策體系,破除“政策壁壘”。

對農民工返鄉創業進一步降低創業準入門檻,建立返鄉創業“綠色通道”,減少審批程序;對創業初期的企業,應允許先發展后規范,真正做到“放水養魚”;應全面建立并落實土地使用、工商登記、稅費減免、創業孵化、資金扶持等各項優惠政策。

二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創優服務環境。

政府職能部門應切實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堅決剎住少數部門及個人“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切實搞好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改善投資硬環境,為農民工提供良好的返鄉創業條件。

三是進一步抓好創業培訓工作,增強農民工返鄉創業能力。

應認真落實中央及省有關農民創業培訓的政策規定,廣泛宣傳發動,幫助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了解培訓政策。積極引導他們參加培訓,幫助他們合理選擇創業項目,掌握創業流程,做好創業準備,努力增強他們的創業能力,

四是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返鄉創業氛圍。

應加大宣傳力度,培育、命名一批符合示范條件的典型,借助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等電子媒介來傳播信息,及時、準確地向返鄉農民工宣傳中央及地方優惠政策,進一步激發外出務工者返鄉創業熱情,吸引更多農民工回鄉創業。

五是進一步轉變觀念、形成合力。

政府部門應切實轉變觀念,立足長遠,理性認識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并廣泛宣傳“服務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動員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營造出人人關心、人人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的良好格局。

(作者系省農村信用聯社安順辦事處主任,現掛職鎮寧自治縣縣委副書記、副縣長)

更多信息請查看信用社文章及范文
上一篇:農戶聯保貸款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