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考面試熱點:春節過后各地“招工難”引發關注
來源:易賢網 閱讀:916 次 日期:2016-06-06 17:11:24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6年國考面試熱點:春節過后各地“招工難”引發關注”,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每年春節過后,各地“招工難”的話題都持續引發關注。今年這一情況依舊未能得到改觀,據沿海地區的一些企業經營者反映,如今月薪4000元都招不到人,“招工難”致企業制度成為擺設,工人才是“老板”,他們隨時都可以說走就走,立馬就轉投其他企業。(2月23日新華網)

近年來,每到春節過后,都會引發“招工難”話題。記者深入采訪了解到,今年春節后這一現象特別突出。福建泉州一家民企老板說,從2008年到2016年,工人工資從1800元漲到了4000元,還包食宿,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卻不好招人了。這位老板還說,現在已經不太敢隨便開除員工,公司制度有時成了口號。據了解,廣東多個城市、成都、上海等地都存在突出的招工難。據浙江官方分析,流入當地的外來務工人員占比下降,特別是一些年輕打工者選擇就地發展,不愿再當“候鳥”。(中國新聞網2月23日)

面試熱點獨家解析

@瀟湘晨報毛建國:看到“招工難”,還應該看到硬幣的另一面,也就是“就業難”。一邊招工難,一邊用工難,打通其中的橋梁,其實還是崗位結構問題。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也是轉型升級的主體。企業不能埋怨等待,必須積極有為。但也要看到,一個國家的產業轉型,政府作用并非可有可無,而是起著引導和推動的作用。如果我們的產業轉型能夠順利完成,企業能夠提供大量富有“含金量”的崗位,無論是“招工難”,還是“就業難”,其尖銳度都會大大下降。

從長期來看,我們可能進入了一個招工難的常態。緩解招工難需要企業努力,但不僅僅是企業的事。無論是從大的方面推動產業轉型,還是從小的方面打造小環境,都離不開政府的努力,都離不開城市的支持。現在很多地方都在講,比發展就是比服務,比發展就是比環境。營造良好的用工環境,同樣是比服務的重要內容。

@新華網每日電訊:其實,“用工荒”是種假象。首先,“用工荒”暴露了以往一些企業用工不規范的問題。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還有不少企業未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不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甚至隨意加班不支付加班工資,導致企業對勞動者沒有吸引力和約束力,一旦市場形勢不好,員工就會立馬走人。其次,從實際情況看,用工荒大多發生在一些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用工多,產品是大路貨,靠壓縮勞動力成本才有競爭力。再次,發生用工荒的企業大都遠離城市,位于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不發達的村、鎮、區、園。用工荒暴露出勞動保障制度不力、城鄉差距大、農村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環境沒有吸引力的問題。

面對經濟下行形勢,企業不該再把員工當“紅利”,而應該當作財富。主動轉變用人觀念,在嚴格執行勞動法規的同時,摒棄勞動力便宜的短期用工觀念,真正把員工當成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努力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高員工幸福感、歸宿感,讓企業與員工之間建立持久穩固的依存關系。

@人民網于靜:對于很多中小企業來說,每年春節開工后這段日子都不好過,伴隨著開門炮的響聲,企業又陷入了年復一年的“招工難”。為了吸收人才,各大單位都拋出各種誘惑和承諾,展開激烈的“搶人”大戰。與招聘單位的這種熱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求職者的從容和淡定,而這背后也存在很大的盲目,面對不同的招聘企業拋出的一大堆橄欖枝,一些求職者挑著挑著就挑花了眼,眼光只往高處瞄,只想著找一份既輕松又賺錢的工作。人往高處走沒錯,但是恕我直言,這種不看自身能力大小,沒有清晰定位,盲目加浮躁的求職心態是非常不健康的。而且“招工難”背后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找工亂”。要破解這種困境,需要勞資雙方共同努力。作為企業,除了要遵守勞動法,在能力范圍之內盡量提高勞動者報酬外,還要為他們提供更舒適的生活條件,以及更安全的工作環境。作為求職者,則一定要腳踏實地,端正心態,別一山望著一山高,錯過了一個又一個機會,蹉跎了一年又一年。

@紅網姚明勝:分析“用工荒”,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隨著許多勞務輸出大省,特別是中國西部省份經濟不斷發展,一些外來務工人員已不再愿意選擇到異鄉打工,就地發展成了他們的新選擇;二是,絕大多數農民工在城市干的都是最臟最苦最累的活,而拿的又都是最低的工資,尤其是社會保障、戶籍管理、住房等權益的缺失或得不到有效保障,也加劇了農民工的返鄉意愿。

所以說,原打工地的吸引力不斷降低,尤其是長期以來農民工權益的缺失,才是將農民工“趕”回了農村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說,一邊是農村以及內地對農民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另一邊又是城市對農民工的“排斥”,兩個方面的疊加,不出現“招工難”才怪呢。由此可見,“用工荒”問題不是出在勞動力供應一方,而是出在勞動力的需求一方。正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要想化解“招工難”,就要徹底打破城鄉二元制度——讓農民工與城里人一樣,享受戶籍、住房、醫療、就業、就學、工資、勞動保障方面的同等待遇。說白了,只有讓農民工能拿到與城市人一樣的工資,能讓他們老有所養、有病能醫、居有其所、子女有學上,才能讓農民工找到歸屬感,農民工也才能在城里安居樂業。

@荊楚網杜垚杰: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節后用工荒已逐漸成為一種常態,這種常態無疑是企業發展最大的挑戰。而外來務工人員的減少,無疑是造成企業“招工難”的直接原因。“外出務工工資不高”、“外出工作壓力大”、“老家經濟發展有潛力”,這或許就解釋了務工人員不愿再當“候鳥”的原因。與此同時,在大背景的影響下,外來務工人員相較以往變得“挑剔”。他們的訴求從“討工資”到“要身份”,從“人力工”到“技術工”,從“吃飽飯”到“要體檢”,無不印證了他們“香餑餑”的身份?!膀T驢找馬”、“跳槽”也不再是大學生的專屬,務工人員也開始有了選擇權利和空間。不難看出,務工者本身的轉變也是催生“招工難”的重要因素。

企業想要在艱難的環境下謀得生存發展,就要認清當前形勢,作順勢而為的智者。概括而言,企業破解“招工難”,不能怨天尤人,埋怨發展環境和經濟形勢不景氣,更不能埋怨務工者的“挑肥揀瘦”,因為這個環境就是“勢”。企業應該多從自身找原因,多“照鏡子”,多在擴大招工渠道、提高薪資待遇、實行產品轉型升級上“下功夫”。

解析:每年春節前后,人員流動非常大,很多企業都面臨無人可用的窘境,即便是調高薪水待遇,也難招到滿意的務工者,這就需要分析務工人員的心理動態,否則一味提高用工成本對于破解“招工難”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擇業期待普遍提高,如今的務工者不再是僅限于將務工作為個人或家庭的謀生手段,其中大多數的人想要通過個人的努力改變自己未來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更多的人除了要取得高收入以外,還看重在城市生活中擁有存在價值和公司能否營造更好的發展前景。

想要化解“招工難”,就需要企業多從自身找原因,多在擴大招工渠道、提高薪資待遇、實行產品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同時,還要求企業為務工者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空間,這樣不但能提高務工者們工作的熱情和歸屬感,更能為用工單位帶來很明顯的經濟效益,只有這樣“招工難”才能真的不再難。

更多信息請查看面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面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