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中國夢里有精神,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強國之魂,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作為頂層設計,中國夢里不僅有實現富國強民的物質建設宏偉目標,更有催人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源泉。
【標準表述】
[權威論述]
中國夢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動力之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大力弘揚中國精神。
——習近平
[意義]
一個人不能沒有精神,一個國家不能沒有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偉大的夢想,需要有偉大的精神做支撐。要實現中國夢,就必須大力弘揚以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為核心內容的中國精神,因為這種精神是我們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
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經過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把我國56個民族、13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斗,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思想傳統,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歷久彌堅的強大精神支柱。強大的民族精神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斗,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途中,我們必須認真堅守、大力弘揚。
如果說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將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紐帶,那么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則是我們排除萬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參考對策]
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準確把握民族精神的深刻內涵。
中華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團結統一、獨立自主、愛好和平、自強不息都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共同構成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思想傳統。要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要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要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要深入進行中國近現代史教育和革命歷史、革命傳統教育。我們弘揚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狹隘民族主義有著本質區別。要堅持以開放的精神面向世界,虛心學習世界其他民族的長處,從各國文化中汲取豐富養分,不斷塑造自尊自信、開放包容的民族品格。
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要準確把握時代進步潮流和社會發展要求。
改革創新是時代的最強音,是時代精神本質體現。要把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擺在突出位置;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要求;要著眼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緊跟時代腳步、把握時代脈搏。
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重在營造氛圍、潛移默化,重在聯系實際、貼近生活,重在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要把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貫穿到新聞宣傳、文藝出版、思想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等各個方面,大力宣傳體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功能,抓住各種宣傳教育契機、用好各種宣傳教育資源,營造濃厚社會氛圍,讓人們不斷受到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感染熏陶。要緊密聯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聯系各行各業的工作實際,聯系干部群眾的思想實際,開展群眾性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引導人們從具體事情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體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要求,以實際行動為建設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大廈添磚加瓦。要充分調動黨政各部門、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鍥而不舍、堅持不懈地做好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各項工作,通過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持續努力,推動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綿綿不斷地傳承弘揚。
【文章素材】
[標題示例]
堅持開拓創新 發揚時代精神
[開頭示例]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边@一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弘揚中國精神對于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意義,引人深思、催人奮進。
[結尾示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有一個可以把全體人民聯系在一起的精神紐帶,必須有共同的價值認同和文化認同,這個紐帶和認同就是中國精神?!爸袊鴫簟钡膶崿F是中國人凝聚已久的情結,需要不斷通過中國精神凝聚形成全國人民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