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網校授課:>>>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一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概念的提出
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重要致辭,指出''只要大力破除對個體和企業創新的種種束縛,形成‘人人創新’、‘萬眾創新’的新局面,中國發展就能再上新水平。''繼而在2015年兩會政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再次提到要''把億萬人民的聰明才智調動起來,就一定能夠迎來萬眾創新的新浪潮。''由此,''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浪潮開始引發公眾關注,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雙引擎''之一,也成為2015年熱點事件之一。
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出的背景
以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中國經濟面臨轉型之困、經濟負擔下行壓力為背景,我國經濟當前發展形勢不容樂觀,面臨一系列困境。再加之由來已久的''made in china''的低端仿造山寨之風,中國一直位處世界經濟產業鏈條和價值鏈條的最底端,長期扮演世界工廠的''打工者''的角色,攫取的市場份額與付出的高額勞動并不相稱。
受制于當前發展現實,我國經濟發展亟須尋找新型動能,以增強韌性與活力,積攢力量蓄勢待發,由此''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便順勢而起。事物由來自有其根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也是如此,其的產生便是基于以下背景:
1.政策雖多卻難成系統,執行落實存在難度。''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家歷來也一直重視非常,頻頻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支持、鼓勵社會進行創新、創業。如,截至2015年6月份,各部門、各省(區、市)已陸續出臺支持創業、創新、就業的政策措施就共計1997條。其中,十八大以來以部門名義出臺的就有119條,對于一些創新創業相對活躍的北上廣深等7個城市出臺的相關創新政策就有129條。政策多樣本是好事,現實卻往往背道而馳,施行效果差強人意。實際施行當中,一些政策存在交叉重復現象,因缺乏頂層宏觀設計,加之配套措施難以跟進到位,導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執行程序繁瑣,各部門銜接溝通不夠暢通,使得政策初衷難以真正實現。
2.創新資金投入不足,創業融資供給不足。我國企業的自主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比例的平均值僅為3.8%,而據發達國家經驗表明,研發經費的投入只有占到企業銷售收入的5%以上,企業才有競爭力。于小型企業而言,受制于發展規模,其投融資存在一定困難,考慮到還貸風險,多數銀行并不愿為其提供貸款。資金作為創新最重要的資源,如若缺乏,人才的引進、設備的購買、技術的獲得便會成為天方夜譚。
3.政府職能缺位,創新服務體系不夠完善。作為經濟的管理者、社會的服務者,政府本應優化創新環境,提高全社會的創新熱情。但目前,我國尚未建立以創業需求為導向的政策發布、中介服務等系統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政策宣傳和解釋不及時、不到位,難以滿足社會的創業需求。
4.創業增值服務不足,孵化水平較低。目前,我國共有16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但普遍存在盈利模式不夠清晰,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的問題。加之吸納力有限,根本無法全部容納高校擴招所造就的大批人才。
5.門檻較高,創新創業主體活力不足。于社會而言,創新氛圍不夠濃厚,國民創新意識不夠強烈,多數情況下依賴于既有創造,創新熱情不夠高漲。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