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題目與資料聯系緊密,主旨突出。)
08年8月,河南省平煤集團曾發生煤與瓦斯的突出事故,造成23人死亡和重大經濟損失。時隔兩年,在同一礦井同一作業面,又發生了性質更為嚴重的特別重大事故,導致37人死亡……面對群死群傷的慘劇不斷重演,我們不禁要問:煤礦何時才能不“吃”人?
(文章首段以鮮活的案例呈現出我國存在煤礦安全問題的現狀,開門見山、點明形勢,一句發問生動而有力,引出主題。)
安全生產關系著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的財產安全,關系著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關注安全,珍惜生命,追求企業本質安全已成為廣大人民的迫切愿望。因此,堅持以人為本,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已迫在眉睫。從黨中央國務院到安監部門,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分別作出部署,已采取多種措施來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
(分析過渡部分從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迫切性到引出下文提出舉措的過渡自然,邏輯嚴謹、語言不拖沓。)
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認識是前提。煤礦作為一個高危行業,由于生產環境的特殊性,條件的多變性和不可知性,發生事故的頻率較高。因此,煤礦安全監察部門、煤礦行業管理部門和煤礦企業要牢固樹立安全責任意識,建立健全安全責任網,尤其是提高礦工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能,筑牢煤礦安全“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思想防線。
(根據煤礦行業的特殊性從多個主體論述了對策一—提高認識,思路清晰,論證有力。)
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加強技術是關鍵。安全技術的提升是改善企業安全現狀、強化企業本質安全的重要途徑。智利被困礦工的成功獲救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必須加強安全生產技術,加快建立完善井下緊急避險系統?!秶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的通知》要求煤礦和非煤礦山企業必須建設完善煤礦井下監測監控、人員定位等六大安全避險系統,并限期3年完成,表明國家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的決心。山西省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率先建成井下避難室和救生艙。這些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將極大提高煤礦事故的可防可控性。
(在對策二中采用引證法,引用了智利被困礦工成功獲救等例子,緊貼材料、論據豐富,有較強的說服性。對策中提到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可以從更深層次挖掘材料,以“破解資金投入、技術標準和執行力度”這三道難題為切入點進行進一步闡述,使對策更為具體可行、論述更為深刻。)
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完善體制是保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體制。以落實領導干部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為著力點,如河南省嚴格執行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制度,便于及時發現和組織消除事故隱患和險情。明確各行業領域主管部門安全生產職責,強化綜合協調職能,加強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努力構建省、市、縣、鄉四級安全監管網絡,進一步理順省、市、縣和基層政府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為實現安全生產形式持續好轉,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將煤礦安全應對措施上升到體制層面,提出安全發展理念、領導帶班下井制度、加強監管等,措施合理,與材料精神契合。建議考生平時多閱讀相關政策內容,增加理論積累。)
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安全就是生命,生命重于泰山”,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從提高認識、加強技術和完善體制出發,才能不斷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才能夯實煤礦安全基礎、筑牢煤礦安全屏障,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重申以人為本思想,強調安全發展理念,將三點對策再次強化,升華主題,完整而圓滿。)
總評:
本文結構完整、邏輯嚴謹、條理清晰、語言規范,符合申論標準。開頭引入主題手法巧妙,簡短而生動,不落俗套。分析過渡自然,提出“以為為本”的中心思想立意準確到位。文章主體部分從三方面提出對策并進行闡述,認為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認識是前提,加強技術是關鍵,完善體制是保障”,這三段首句對仗工整,使文章脈絡清晰可見。結尾高度凝練、重申觀點,適當升華、恰到好處。雖然對策分析不夠深刻、論證手法不夠豐富,但整體結構工整,是一篇中規中矩的典范。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