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近來,由于國內造成群死群傷的重大煤礦安全事故仍然時有發生,智利通過長期細致的工作、憑借完善的井下避險系統和技術設備對33名遇險礦工進行了成功營救,煤礦井下安全問題引發社會各界熱議,加強安全生產的技術和制度保障再次被擺上臺面。為此,從國務院到安監部門,分別做出部署,采取多種措施,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秶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要求煤礦和非煤礦山企業必須建設完善煤礦井下監測監控、人員定位、緊急避險、壓風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聯絡等安全避險系統,簡稱 “六大系統”,并限期3年完成。據新華社報道,目前山西已開始在全省五大煤礦集團推廣井下救生艙,其中7個試點礦井中有的已建成井下避難室和救生艙,有的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河南省政府要求嚴格執行礦領導帶班下井制度,江蘇、湖南等省要求所有礦井在3年內建成緊急避險系統。
作答要求:
請根據材料反映的問題,聯系實際,自選角度,寫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
要求:緊扣材料和客觀實際,觀點深刻,語言流暢。
解題思路:
文章必須圍繞煤礦安全生產這一主題來立論,可從落實礦領導下井制度和建立井下避險系統兩項主要對策中選擇任一角度入題,無論以哪一種對策為重點,文章都要提到“加快建立應急避險體系,保障煤礦井下安全”這一創新性的制度舉措,體現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科學發展的要求,以符合題意“聯系實際”的規定,在“緊扣材料”的前提下,立足正確的基點,展現合理引申論述的深度。
參考例文:
完善安全避險系統 構筑礦工生命方舟
近期煤礦安全生產問題再次引發各界關注,使我們對于安全生產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產生了一些新思考。智利礦難的成功救援,同河南平禹礦難造成的重大死傷構成了鮮明對照,表明推動煤礦企業建立完善井下安全避險系統,為礦工筑起生命的方舟已經刻不容緩,這不僅是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關系到國家形象的重大問題。
我國是一個礦難多發國家,雖然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對安全生產的關注力度持續加大,不斷采取多種措施,但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重特大事故多發頻發,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也給國家的形象造成了影響。以礦難為代表的中國式安全生產困局,暴露出一些企業重生產輕安全、安全管理薄弱、主體責任不落實,一些地方和部門安全監管不到位等突出問題。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加強安全生產監管,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各級政府和各類企業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切實把職工的生命安全擺在政府管理和企業運營的第一位,把自身的責任落到實處。
從我國的實際來說,以往一些礦難救援之所以成功率不高,沒有實現最大限度地搶救生命這一核心目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于缺乏井下避險設施,一旦發生事故礦工無處可藏匿、難以在井下長期堅持。山西按照經濟發展規律,結合智利礦難救援經驗,采取推廣井下救生艙的舉措,對于完善我國礦難救援機制有普遍借鑒意義。在落實礦領導帶班下井等制度措施的同時,也應該用井下緊急避險體系等技術手段保障礦工的生命安全。把制度措施與技術手段結合起來,實現綜合治理,確保煤礦事故的有效預防和成功救援。
必須按照國家3年建立六大系統的要求,破解資金投入、技術標準和執行力度三道難題,加快推進六大安全避險系統建設,把各種技術設施、裝備建設成為能夠全面對接、互聯互通的安全防護體系,為井下作業的礦工提供完善和可靠的生命保障。首先,要把企業作為煤礦安全避險系統建設的投入主體,在企業預算中必須安排一定的資金保障安全設施建設和安全技術研發的需要。企業在保障安全上面每投入一分錢,由此帶來的工人生產積極性提高等經濟效益,以及企業形象改善等社會效益,將千百倍于原始投入。其次,國家有關部門應在借鑒外國安全避險制度建設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探索制定井下避險設施統一的強制標準,使推廣井下避險系統擁有可行的依據。再次,安全生產監管等部門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并借助媒體的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發現和整治問題,確保企業安全資金投入到位、規章制度落實到位、技術標準執行到位、安全設施配置到位,逐步按時、按標準將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全面建立起來,為保障礦工生命安全奠定可靠的基礎。
完善安全避險系統,雖然不能保證每一個礦工的絕對安全,但將給他們創造更多的生存機會,這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隨著井下避險系統的推廣,各級政府和企業更加注重以安全發展保障科學發展,一定能推動社會在安定和諧中不斷進步。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