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TCA的護理要點、含義:
含義:經皮冠狀動脈腔內形成術(PTCA),是以用擴張冠狀動脈內經,解除其狹窄,使相應心肌供血增加,緩解癥狀,改善心功能的一種非外科手術方法,是冠狀動脈介入診療的最基本手段。
護理要點:同心導管檢查術外
1)術前:進行咳嗽訓練、床上排尿排便訓練;擇期手術者術前晚飯后考試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直接手術者盡早頓服;擬行橈動脈穿刺者,術前檢查橈動脈是否功能完好。
2)術中:①告知病人如術中有心悸、胸悶等不適,應立即通知醫生 ②重點監測導管定位時、造影時、球囊擴張時極有可能出現再灌注心律失常時心電及血壓的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采取有效措施。
3)術后:心電、血壓監護24h;即刻做12導聯心電圖,與術前對比,有癥狀時再復查;一般于術后停用肝素4~6h后,監測ACT<150s ,即可拔除動脈鞘管;術后24h 后,囑病人逐漸增加活動量,鼓勵病人多飲水;抗凝治療的護理;常規使用抗生素等。
2.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疼痛的特點
2.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機制
1)門靜脈壓增高;2)低清蛋白血癥(最重要原因):門脈高壓時,如不伴有低清蛋白血癥,常不足以產生腹水;3)肝淋巴液生成過多;4)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重吸收增加;5)繼發性醛固酮增多,腎鈉重吸收增加;6)腎臟因素: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致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排鈉、排尿量減少。
4.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見的并發癥
常導致出血性休克或誘發肝性腦病。部分肝硬化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并發急性胃黏膜糜爛或消化性潰瘍。
5.如何減少肝昏迷(肝性腦病)腸道有毒物的吸收
(1) 飲食:開始數天內禁食蛋白質。食物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足量熱量和維生素,神志清楚后可逐漸增加蛋白質;
(2) 灌腸或導瀉:清除腸內積食、積血或其他含氮物,可用生理鹽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腸,或口服硫酸鎂導瀉,急性門體分流性腦病昏迷首選乳果糖灌腸;
(3) 抑制腸道細菌生長:口服新霉素、甲硝唑。
6.急性胰腺炎的飲食護理
多數病人需禁飲禁食1~3天,明顯腹脹者需插胃管行胃腸減壓,目的在于減少胃酸分泌,進而減少胰液分泌,以減輕腹痛和腹脹。應向病人和家屬解釋禁飲食的意義,病人口渴時可含漱或濕潤口唇,并做好口腔護理。
7.急性胰腺炎配合搶救的措施(尤其是出血壞死型胰腺炎)
①迅速準備好搶救用物如靜脈切開包、人工呼吸器、氣管切開包等;②病人取平臥位,注意保暖,給予氧氣吸入;③盡快建立靜脈通路,必要時靜脈切開,按醫囑輸注液體、血漿或全血,補充血容量。根據血壓調整給藥速度,必要時測定中心靜脈壓,以決定輸液量和速度;④如循環衰竭持續存在,按醫囑給予升壓藥。
8.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伴休克的體位
平臥位,下肢略抬高,頭偏一側。 目的:保證腦部供血,防止窒息、誤吸。
9.形成腎源性水腫的主要原因
(1) 腎炎性水腫:“球管失衡”,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腎小球濾過分數下降,水鈉潴留,同時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容量擴張;(顏面開始,高血壓表現)
(2) 腎病性水腫:長期大量蛋白尿導致血漿蛋白減少,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液體從血管內進入組織間隙,此外繼發性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可啟動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下肢開始,低血壓表現)
10.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水腫的機制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水鈉潴留。多表現為晨起眼瞼水腫,可伴有雙下肢水腫,嚴重者全身性水腫、胸水、腹水。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