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專業知識:外科護理學17名詞解釋
來源:易賢網 閱讀:2494 次 日期:2015-09-17 14:09:00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衛生專業知識:外科護理學17名詞解釋”,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1.潔凈手術室:

通過一定的空氣潔凈措施,使手術室內的細菌數目限制在一定的范圍,空氣潔凈程度達到一定的水平。

2.外科手術熱:

手術后由于機體對手術創傷的反應,術后病人體溫可略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臨床上稱之為外科手術熱或術后吸收熱。

3.危險三甲區:鼻、上唇及其周圍的癤受到擠壓時,病菌可經內眥靜脈、眼靜脈進入顱內,引起顱內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

4.癰:是由多個相鄰毛囊和所屬皮脂腺、汗腺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常見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常發生于頸項部、背部及上唇部。

5.急性蜂窩織炎:是皮下、筋膜下、肌肉間隙或深部蜂窩組織的一種急性彌漫性化膿性感染。致病菌多為溶血性鏈球菌。

6.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又稱網狀淋巴管炎。常見致病菌為β-溶血性鏈球菌。

7.休克:

是機體在多種病因侵襲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環血容量驟減、組織灌注不足、細胞代謝紊亂和功能受損為共同特點的病理生理改變的綜合癥。

8.洗手護士(器械護士):

直接配合的護士直接參與手術,主動配合手術醫師完成手術全過程。主要職責是負責手術過程中器械、物品和敷料的供給。

9.外科感染:

是指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的感染,包括創傷、燒傷、手術、器械檢查或有創性檢查、治療后等并發的感染。

10.癤:是指皮膚單個毛囊和所屬皮脂腺的化膿性感染。常見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療系統真題‖模擬題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