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秩序是維系市場有序運行的重要保證,它構成對市場主體行為的制約。當前市場秩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交易行為不規范,違規行為屢屢發生,特別是假冒偽劣、商標侵權、虛假廣告問題突出,損害消費者利益、生產者利益,直接影響了市場的健康發展。存在地區封鎖、部門壟斷、人為分割市場的現象,限制了市場機制作用的發揮。
整頓、規范市場秩序十分重要,應該采取多項有力措施綜合治理:
(1)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發揮規模化、網絡化、連鎖化的現代流通方式,保證商品和生產要素的高效流動。
(2)培育產權明晰、自主經營、行為規范的市場主體,它們能夠自律并約束違規行為。市場主體自身素質的提高至關重要。
(3)加強信用建設。信用既屬于道德范疇,又屬于經濟范疇。良好的社會信用,是建立規范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保證。為此要建立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加快建立企業、中介機構和個人的信用檔案。廣泛采用現代化監督手段,綜合利用有關信用的信息網絡資源,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逐步開放信用服務市場。
(4)強化法治,從嚴監管。要廢止妨礙公平競爭、設置行政壁壘、排斥外地產品和服務的各種分割市場的規定,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要完善行政處罰和刑事追究銜接的機制,堅決防止和糾正違法不究、以罰代刑的現象,加大對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要積極發展獨立公正、規范運作的專業化市場中介服務機構,按市場化原則規范和發展各類行業協會、商會等自律性組織。要完善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健全產品質量監管機制,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等違法行為,維護和健全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