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忽略:沒有注意到,疏忽。(完成態)如:只追求數量,忽略了質量。
忽視:不注意,不重視。(進行態、將來態)如:忽視安全生產,后果將不堪設想。[現代漢語中有不少近義詞一個常用于完成態,如“推脫”“又”,另一個常用于進行態或將來態,如“推托”、“再”]
2、穩健:穩而有力,不搖擺跳躍。如:穩健的步子|穩健的政策。也指不輕舉妄動,用法同“穩重”,如:辦事穩健。
穩重:(言語舉動)沉著而有分寸,不輕舉妄動。如:為人穩重|辦事穩重。
3、終究:⑴表示預料或期望的情況一定會出現。如:謊話說得再巧妙,終究要被戳穿。⑵同“畢竟”。表示強調。如: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還是大家一起干吧。
畢竟:⑴表示追根究底得到的結論或最后的結果,同“終究”。如:集體的力量畢竟比個人大。⑵ 用在前一個分句,表示原因。如:他畢竟學過辯證法,分析問題很深刻。
4、異議:陳述主體與另一方不同的意見。如:對于這個方案我有異議。
爭議:陳述主體內部的爭論。如:對于這個方案我們有爭議。
5、伸延:延伸。如:公路一直伸延到山腳下。
伸展:向一定方向延長或擴展。如:金色的麥田一直伸展到天邊。
6、開拓: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展。如:開拓疆域|開拓更廣闊的創作道路。
開辟:打開通路,創立,開展。如:開辟航線|開辟工作|開辟邊疆。
7、大概:表示推測估量。如:新校舍大概年底可以完工|大概是去年春天吧,我從上海只身來到鎮江|寒假如果無事,他大概要回老家看看。
大致:表示主要方面是這樣。如:新建的3號樓結構規模與老3號樓大致相同。|那部電影,內容大致如他所說。
大抵:表示“大多數”。如:路過杭州的人,大抵要去游一下西湖。|南方人大抵不愛吃面食。|紡織廠大抵分早中晚三班。
8、啟迪:開導,啟發。 只用于書面語體。偏重于直接開導人得出結論。如:好書能啟迪讀者的聰明才智。
啟發:闡明事例,引起對方聯想而有所領悟。側重于“啟”的途徑或過程。如:研究新星的爆發,能啟發人們尋找新的能源。
9、禁錮:對行動和精神的強力限制。如:這些陳規陋習成了禁錮人們精神的枷鎖。
禁止:不許可。程度上,“禁錮”比較深;搭配上,“禁錮”偏重于精神、理論,“禁止”偏重于具體行為。
10、貫穿:穿過、連通。如:這條公路貫穿本省的十幾個縣。
貫串:從頭到尾穿過一個或一系列事物。如:這部小說的各篇各章都貫串著一個基本思想。
11、輕率:說話做事隨隨便便,不慎重考慮,如:結論過于輕率。
草率:做事不認真,馬馬虎虎。如:沒經過認真討論就作了決定,太草率了。
12、固然:(1)先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語氣比“雖然”強烈,且只用在主語后面。如:這樣辦固然穩當,但是太費事。(2)承認甲事物,也不否認乙事物。如:意見對,固然應該接受,就是不對,也可作為參考。
雖然:同“固然”(2)。如:他雖然工作很忙,但是對業余學習并不放松。
13、制約:甲事物的存在和發展以乙事物的存在發展為條件,則乙事物制約著甲事物。如:一個地區的投資環境極大的制約著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限制:規定范圍,不許超過。如:限制行動自由|文章的字數不限制。
14、差點兒:后接不愿意發生的事情,表示這件事沒有發生。
如:他差點兒叫狗咬著 (沒咬著)。后接愿意發生的事情,表示這件事沒有發生。如:他差點兒考上大學了。(沒考上,但差得不多)
差點兒沒:后接不愿意發生的事情,表示這件事沒有發生。如:他差點兒沒叫狗咬著 (沒咬著)后接愿意發生的事情,表示這件事發生了。如:他差點兒沒考上大學。(考上了,但很勉強)
15、原來:⑴表示發覺原先不知道的情況。如:我以為是誰,原來是張老師。⑵表示同后來的情況不一樣。如:他原來(本來)姓張,后來改姓李的。⑶表示“一直”,情況始終沒變。如:他原來(本來)就當駕駛員,已經十來年了。⑷表示理該如此。如:這個會原來(本來)就該你去參加,還推什么?
本來:同“原來”⑵⑶⑷
16、往往:在多數情況下是這樣,形成某種規律。如:他脾氣急躁,往往為一點小事就生氣。
常常:事情總是這樣,幾乎沒有例外。程度較深。如:以后請你常常來玩。
17、逐步:一步一步的,有步驟分階段實行。如:逐步深入|工作逐步開展起來。
逐漸:漸漸變化,不強調步驟階段。如:影響逐漸擴大|天色逐漸暗了下來。
18、 侵襲:侵入并襲擊。如:侵襲凌空|遭臺風侵襲。
侵蝕:⑴逐漸侵入使變壞。如:病菌侵蝕人體。⑵暗中一點一點的侵占(財物)。如:侵蝕公款。
侵吞:暗中大量侵占別人或公共的財物、土地。
19、干預:過問別人的事(也作“干與”)。如:事涉隱私,不便干預。
干涉:⑴不該過問、制止的事硬要過問、制止。如:互不干涉內政。⑵關涉、關系。如:二者了無干涉。
20、尊重:⑴尊敬地位、輩分、學問、品德比自己高的人。⑵重視并嚴肅對待。如:尊重歷史|尊重事實。
器重:長輩對晚輩、領導對下級很重視。如:領導上很器重他。
21、終止:最終停止,過程結束。如:大學畢業,并不意味著學習終止。
中止:中途停止,可能繼續。如:比賽中止|他由于病情惡化,不得不中止計劃的實施。
22、沉湎:沉溺,貶義。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習慣難以自拔。如:沉湎酒色。
沉醉:大醉。多比喻被強烈的情感或氛圍左右。如:沉醉在節日的歡樂里。
23、應診:醫生給人治病。
就診:病人到醫生那里接受醫治。如:這家醫院特邀了幾個專家應診,前來就診的病員很多。
24、就教:當面向別人請教。
任教:在學校里當老師。
就讀:在學校讀書。如:他就讀于二中,卻經常就教于在一中任教的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