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形式:
國際商務專業學生入校前一年,在大專文科基礎學院進行通識教育課程及專業基礎課的學習。之后進入專業學院學習專業核心課程。學習期間實行學分學績制管理,學生可根據本專業指導性培養方案,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由選擇課程、教師、授課時間、學習年限,提前修滿學分和學績者可以提前畢業。學分學績制充分調動了老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學生經過在文理基礎學院的學習,深入了解專業情況后,可于第一學期末、第二學期末根據專業學習情況調整專業。
考核方式:
在每門課程學習結束后,均需進行兩次考核,分為卷一和卷二。卷一由學校教務處統一根據題庫組織命題工作,命題突出該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通過卷一考試即可取得該課程規定的相應學分;卷二由任課教師自主命題,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題目注重實踐性、應用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此外,卷二成績還包括學生日常表現、平時成績、單元測驗成績、期中考試成績、實踐課程成績等組成,卷二成績決定學生的學績分數。這種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優勢課程上取得較高學績,來補充劣勢課程的不足,實現優劣勢互補,突出個性化培養。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能具有國際商務的基本理論,通曉國際商務規則與慣例,掌握一定的公關文秘等基本知識以及組織策劃各類商務活動技能和較強的實踐創新能力以及商務談判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WTO規則、國際貿易、國際商務與國際金融的理論知識和實務,接受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及金融實務、經濟學、會計、國際商法、計算機實務等方面的基礎訓練。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科研方法,具有從事涉外經貿研究管理工作的業務水平及良好的素質和較強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了解我國有關對外貿易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毛澤東思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2、具有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和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了解涉外經貿、會計、法律等基本知識,畢業后能勝任企事業單位等的涉外經貿工作。 3、通過至少一項專業技能測試并獲得相應的從業資格證書。如國際商務單證員、報檢員、報關員、外銷員等資格測試,為畢業奠定良好的從業基礎。 4、具有創新思維的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干課程:
在設置主干課程時,強化文化課教學,突出專業技能培訓,重視計算機和外語。專業課主要開設了WTO規則、WTO概論、國際商務談判、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外貿法規、外貿單證、西方經濟學、國際金融、國際結算、國際商法、營銷原理等課程。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能力,符合國際商務往來的專門應用型人才。
專業特色:
本專業在全面培養學生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的同時,注意傳授與國際商務等專業知識相關的實踐內容,使學生成為專業知識面廣、實際應用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經貿人才。 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我國現在已經進入后過渡期。中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將進一步加強,國外市場對中國的認可程度也進一步提高,這就要求有更多的從事國際商務談判、了解各種國際公約、國際慣例內容的專業人才,為中國對外貿易的平穩發展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身處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經濟貿易蓬勃發展的環境下,為經貿專業人才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機會。
就業去向:
隨著世界經濟危機逐漸轉暖和復蘇,我國經濟呈現出持續的穩定健康良好的發展勢頭,外向型經濟的比重將逐漸增大,對國際商務專業的人才需求量也呈現出剛性增長的需求。國際商務專業的畢業后可在外貿企業、三資企業、涉外商務部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商務咨詢、商務文秘、國際商務管理、商務談判等崗位。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