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形式:
電子聲像技術專業學生入校前一年,在大專理科基礎學院進行通識教育課程及專業基礎課的學習。之后進入專業學院學習專業核心課程。學習期間實行學分學績制管理,學生可根據本專業指導性培養方案,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由選擇課程、教師、授課時間、學習年限,提前修滿學分和學績者可以提前畢業。學分學績制充分調動了老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學生經過在文理基礎學院的學習,深入了解專業情況后,可于第一學期末、第二學期末根據專業學習情況調整專業。
考核方式:
在每門課程學習結束后,均需進行兩次考核,分為卷一和卷二。卷一由學校教務處統一根據題庫組織命題工作,命題突出該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通過卷一考試即可取得該課程規定的相應學分;卷二由任課教師自主命題,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題目注重實踐性、應用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此外,卷二成績還包括學生日常表現、平時成績、單元測驗成績、期中考試成績、實踐課程成績等組成,卷二成績決定學生的學績分數。這種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優勢課程上取得較高學績,來補充劣勢課程的不足,實現優劣勢互補,突出個性化培養。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具有基本的電子技術知識、較為寬厚的傳播學、新聞學、策劃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具備熟練的攝錄編技能,能夠勝任攝影、攝像、圖形圖像處理(平面設計)、視音頻編輯制作、二維三維動畫設計、多媒體作品制作、網頁制作、網絡美工等工作的高級專門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傳播學、攝影藝術、電視攝像、平面設計、非線性編輯、影視后期合成、舞臺聲光應用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以校園電視臺和專業實訓基地為平臺,接受相關活動的策劃與組織、攝錄編、影視后期合成、舞臺燈光設計、網絡廣告設計等方面的良好訓練。 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了解我國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毛澤東思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2、具備電子技術在聲像方面應用的基本理論和技能; 3、具備攝影, 攝像, 非線性編輯的能力; 4、掌握電腦調光技術,具備音響、舞臺聲光等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有關藝術設計能力; 5、熟悉多媒體制作技術、數字音響制作與合成; 6、掌握數字圖像處理技術, 有一定的廣告設計與制作能力; 7、具有一定的電視編播能力; 8、具有一定的組織策劃能力和社會公關能力; 9、具有創新思維的能力、自我學習獲取信息和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干課程:
傳播學概論、攝影藝術、色彩構成與立體構成、構圖、電視攝像、數字影視制作技術、電視節目策劃、電視采訪、電視專題、電視畫面編輯、影視節目后期合成、Photoshop軟件應用、FLASH動畫設計、多媒體技術、三維動畫設計、網絡廣告設計、廣告策劃與文案寫作、數字音頻技術、舞臺聲光應用技術
專業特色:
本專業在全面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傳播學理論知識和良好的活動策劃能力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專業攝影、電視攝像、非線性編輯、二維三維動畫設計、多媒體作品制作、數字音頻音響合成處理等專業知識的深入學習和實踐操作。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各類企業單位的產品推介與營銷、政府機關、學校等形象的樹立都離不開電視廣告。生活水平提高,各類婚紗攝影、兒童攝影店越來越多。大大小小的廣告公司也很多。以前單純的平面廣告已經不能更好得滿足社會需求,視頻廣告、多媒體技術等在電視和網絡中備受企事業單位重視,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充足的就業機會,另外還可以利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術來創業。
就業去向:
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大中小學校的電教中心,婚紗影樓公司,大中小型廣告設計公司,電視臺、報社、雜志社、出版社,多媒體制作公司從事多媒體作品的設計研發,互聯網公司擔任網頁設計、美工、網絡管理等相關工作,有關音響、舞臺聲光等聲像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等工作,影像采編制作等工作;相關策劃設計或影視制作工作室的自由職業者。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