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想象發展中易出觀的問題及教育措施
如何在活動中處理好幼兒想象中的問題,促進幼兒想象的發展?
在幼兒想象發展中常常會把自己想象的事情當作真實的事情。如:一個中班孩子回家對媽媽說,“幼兒園的圍墻倒了……,壓了許多小朋友”,“送醫院去了?!钡诙欤⒆拥膵寢岅P切地向老師問起這件事,老師說,墻沒有倒啊!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幼兒園內要搞基建,為不影響幼兒出入大門,就在院子旁邊破了一截圍墻,便于工程車出入,該孩子看到這截缺口,產生想象,就說成是上面的“事實”。這種混淆想象和現實的情況,常被成人誤認為孩子在說謊。事實上是幼兒的想象特點。
有時,由于孩子想象的特點加上孩子記憶的不精確,記憶概念掌握不好,以及表達能力有限,也會出現類似“說謊”的情況。如:準備去做的事情,他卻說成了昨天我已經去……(做過了)。成人在理解了孩子的這些特點以后,應在實際生活中耐心指導幼兒、幫助幼兒分清什么是假想的,什么是真實的,從而促進幼兒想象的發展。
二、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象
(一)豐富幼兒的表象,發展幼兒的語言表現力
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想象的水平。表象越豐富、準確,想象就越新穎、越深刻、越合理。反之想象就會狹窄、膚淺甚至是荒誕的。因此教師在各種活動中,要有計劃地采用一些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使他們多獲得一些進行想象加工的“原材料”。
語言可以表現想象,語言水平直接影響想象的發展。幼兒在表達自己想象內容時能進一步激發起想象活動,使想象內容更加豐富。因此,教師在豐富幼兒表象的同時,要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如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讓幼兒講故事、復述故事、創編故事;在科學活動中,讓幼兒用豐富、正確、清晰、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繪事物,都是發展幼兒語言的途徑。
(二)在文學藝術等多種活動中,創造幼兒想象發展的條件
文學活動中的講故事能發展幼兒的再造想象;語言教育活動中的創造性講述,更能激發幼兒廣泛的聯想,使他們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構思、加工,創造出自己滿意的內容。如續編故事,老師將故事的前半部分講清楚,關鍵處就不講了,讓孩子自己結合經驗和想象往下講,效果很好。
幼兒園多種藝術教育活動,也是培養幼兒想象發展的有利條件。如:美術活動中的主題畫,要求幼兒圍繞主題開展想象,而意愿畫能活躍幼兒的想象力,使他們無拘無束,構思、創造出各種新形象;音樂、舞蹈是美的,幼兒可以在表演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藝術形象,然后再創造性地表達出來。這都是發展幼兒想象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