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教師的心理特征與職業
一、學生喜歡的教師特征
心理學家通過設計問卷,向學生做調查,了解他們喜歡與不喜歡的教師的特征,并對這些特征加以排序。根據這些研究,心理學家認為,教師要充當知識的傳授者、團體的領導者、模范公民、紀律的維護者、家長的代理人、親密朋友、心理輔導者等諸種角色。
二、教師的心理特征與職業成就的關系
(一)教師的認知特征與職業成就之間的關系
許多研究表明,在智力與知識達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師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診斷學生學習困難的能力以及他們思維的條理性、系統性、合理性與教學效果有較高的相關。教師專業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以及口頭表達能力和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
第二節 專家型教師與新教師
根據研究結果,專家型教師和新教師在課時計劃、課堂教學過程和課后教學評價三個方面都存在差異。
一、課時計劃的差異
對教師課時計劃的分析表明,與新教師相比,專家教師的課時計劃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并具有預見性。
二、課堂教學過程的差異
(一)課堂規則的制定與執行
專家型教師制定的課堂規則明確,并能堅持執行,而新教師的課堂規則較為含糊,不能堅持執行下去。
(二)吸引學生注意力
專家型教師有一套完善的維持學生注意的方法,新教師則相對缺乏這些方法。
(三)教材的呈現
專家型教師在教學時注重回顧先前知識,并能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新教師則不能。
(四)課堂練習
專家型教師將練習看做檢查學生學習的手段,新教師僅僅把它當做必經的步驟。
(五)家庭作業的檢查
專家型教師具有一套檢查學生家庭作業的規范化、自動化的常規程序。而新教師往往缺乏相應的規范。
(六)教學策略的運用
專家型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策略,并能靈活應用。新教師或者缺乏或者不會運用教學策略。
三、課后評價的差異
在課后評價時,專家教師和新教師關注的焦點不同。新教師的課后評價比專家教師更多地關注課堂中發生的細節;而專家教師則多談論學生對新材料的理解情況,以及他認為課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動,很少談論課堂管理問題和自己的教學是否成功。專家教師都關心那些他們認為對完成目標有影響的活動;而新教師對課的評價卻不相同,有的說了許多課的特點;有的對課的成功做了大致的評估;還有的集中關注于自己上課的有效性。
第三節 教師的成長與發展
一、教師成長的歷程
從一名新教師成長為一名合格教師有一個過程,教師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所關注的問題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據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關注生存、關注情境和關注學生等三個階段。
二、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
1.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2.開展微格教學
3.進行專門訓練
4.反思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