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成就夢想——元旦獻詞
新年的鐘聲響了,帶著沉甸甸的收獲,我們跨入2013年。
站在國家的角度,過去一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超過7.5%,物價漲幅低于3%,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創9年來新高,穩中有進的宏觀形勢,讓發達國家也感到羨慕。具體到普通百姓,人均收入增加了,醫保水平提高了,居住條件改善了,大大小小的變化,累積成實實在在的進步,化為對新一年真真切切的期盼。
一元復始,常常是夢想開始的時候。
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這些平凡的夢想匯聚起來,便是個人的命運、社會的脈動、國家的方向。十八大將它們寫入黨的報告,繪成發展藍圖,定為國家目標,剛剛過去的2012,這個中國社會進程中具有標志意義的年份里,世界聆聽了親民務實的“中國好聲音”,13億人擁抱屬于自己的“中國夢”。
這是我們共同造就的夢想。自晚清以降,幾代人泣血追求,無數人熱血奮爭,莫不為國家強盛、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百年激蕩,三十年變革,我們應當充滿自豪,復興之夢在我們的奮斗中前所未有的切近;也應當時常自警,歷史的接力預示更多責任、更大挑戰。這是一個孕育著無數難題、但卻越來越走向富強的中國,是一個日益遭遇成長的煩惱、但又始終頑強向上的中國,是一個背負沉重的歷史包袱、但卻充滿發展激情的中國,是一個必須面對各種風險、但卻從來不乏變革勇氣的中國。身處這樣的中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完成現代化的使命,更有能力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
回望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大體每10年是一個段落,每一個段落又有一個共同特點:開頭都遇到嚴峻挑戰乃至重大危機,但我們沉著冷靜、把握得當、因應適宜,最終都成功扭轉難局、開創新局。站在2013年的起點,放眼下一個10年,金融危機依然波詭云譎,大國博弈不斷走向縱深,處于快速上升期和深刻轉型期的中國,有木秀于林的驕傲,也有風必摧之的煩惱;有長風破浪的自信,也有不進則退的憂患。我們深信,危機是改革的契機,挑戰是成功的礪石,只要我們善于抓住機遇,勇于開拓進取,敢于迎難而上,被動就會變成主動,后來完全可以居上。
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無論是富裕夢、公平夢、成功夢,還是小康夢、強國夢、復興夢,所夢所想,百年一脈,必須靠團結奮斗,靠實干興邦。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將這些美好的期待化為現實,離不開每一個人的辛勤付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奮發進取、開啟新局,在未來的道路上,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讓變化更大一點,讓問題更少一點;個人努力、社會協力、國家給力,才能讓進步更快一點,離夢想更近一點。
2013年已經開啟。讓我們一起成就夢想,把個人的生命與歷史的潮流交匯,將人生的旅程與時代的進步融合,用2013年的日日夜夜,成就一個更加美麗的中國。
祝福你的新年,祝愿我們的夢想。
創新農業經營體制 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新年伊始話農桑。今天本報全文發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這是黨中央連續發布的第十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文件明確提出“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創新添活力”的目標,緊緊圍繞現代農業建設,突出強調加大農村改革力度、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政策、新舉措,必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為“三農”工作再創新輝煌提供制度保障。
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這是一份了不起的成績單!黨的十六大以來的10年,農業農村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在重重困難中奮進立下汗馬功勞。但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農業呈現高成本、高風險、資源環境緊約束、青壯勞動力緊缺的態勢,農產品需求總量剛性增長、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問題日益嚴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的任務十分艱巨。
應對新挑戰,再上新臺階,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在體制機制上尋求新突破。經過30多年的改革發展,我國農業農村發生深刻變化,生產力大大發展,科技貢獻率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快速推進,各類新型經濟組織發育成長,社會化服務更加便利。我們應當順應時代變化,遵循發展規律,努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充分釋放農村生產要素潛能,不斷激發農業農村內生活力。
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需要抓住兩個關鍵:一是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提高農戶集約經營水平,扶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新型合作組織;二是著力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機制,培育發展多元服務主體,為農民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便利高效的生產經營服務。要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只要有利于激發農業經營主體活力、激勵農民生產經營熱情,都可以試、可以闖。必須始終銘記,農戶是土地承包經營主體,決不能限制或強制農民流轉承包土地。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保障農民權益,不刮風,不走偏,這是必須堅守的底線。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在“三農”,潛力和希望也在“三農”。“一號文件”再次吹響了集結號,讓我們舉全黨全國之力持之以恒強化農業、惠及農村、富裕農民,堅持做到思想不放松、政策不減弱、改革不停頓,奮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
團結就是力量 民主才有活力
——熱烈祝賀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開幕
在中國的政治生活坐標中,早春時節的“兩會時間”具有特殊意義,過去與未來在這里交匯、國計與民生從這里謀劃。伴隨著2000多名政協委員步入人民大會堂,今年的“兩會時間”正式開啟。我們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是在關鍵歷史節點召開的重要會議,因此也被賦予更多期待。從國家的角度,落實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族復興大業呼喚群策群力;具體到普通百姓,更好的教育、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平凡夢想同樣需要悉心傾聽。13億人民寄望兩會為“中國夢”助力,人民政協重任在肩。
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人民政協是我國政治體制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五年,緊密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人民政協認真履行職能,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建言獻策,在創新機制中實現民主監督,在廣泛聯系群眾中匯聚力量,充分證明人民政協具有巨大政治優勢。五年的成就有力地昭示,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人民政協定能在改革發展中釋放更大制度紅利。
黨的十八大開啟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征程,站在這個新起點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從未離我們如此之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實現“中國夢”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增進社會團結、凝聚各方力量,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激發創造熱情、煥發社會活力。這為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更好地促進團結、推進民主,實現中國現代化夢想,既是人民政協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依據,更是人民政協事業繼往開來的方向和使命。
團結就是力量。人民政協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是社會發展的人才庫、國家決策的智囊團、統一戰線的粘合劑。在中國社會深刻變革時期,越是面對利益關系調整帶來的矛盾,越需要人民政協真實反映各方利益訴求,越是面對社會結構深刻變動,越需要人民政協積極引導社會各階層同心同德。2000多名政協委員積極建言,34個界別齊心協力,一定能最大限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實現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減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
民主才有活力。人民政協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協能否發揮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反映了我國政治生活的水平,體現著人民民主的質量。不同黨派、不同界別,思想多元、利益多樣,只有最大限度包容和反映各方面意見建議,才能滿足各界人民群眾有序政治參與的愿望,以廣泛的人民民主確保旺盛的社會活力?!皩χ袊伯a黨而言,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執政黨有包容各種意見的雅量,各民主黨派、政協委員也應講真話、建諍言、獻良策,做中國共產黨直言不諱的諍友、肝膽相照的摯友。
新起點、新征程,希望各位委員盡心咨政、大膽建言,樹立起攻堅克難的堅定信心、凝聚起推進事業的強大力量,讓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變為現實,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預祝大會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