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背景
近期,媒體刊登《惡心了美團小哥 偷吃外賣吐回餐盒派送客戶》一文,報道了一名美團外賣送餐員在送餐途中打開客人飯菜,吃了兩口又吐在了里面,隨后又正常派送。針對該事件,某市食藥監局昨日緊急約談美團點評總部負責人,美團隨后也發布公告致歉并拿出整改方案。
預測題目
“互聯網+訂餐”正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模式。拿出手機在網上訂個餐,美味的飯菜很快就能送上門,方便又省事。然而,在享受便捷服務的同時,衛生及配送服務也引人擔憂,不少“吃貨”正經歷著甜蜜的糾結。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中公解讀
隨著經濟和互聯網的發展,很多新興的行業應運而生,互聯網+點餐的模式讓美團、餓了么抓住了機遇,點餐中人們只要在手機上點擊操作,就會有人送餐上門,這種方式大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無疑是快節奏生活的一針緩沖劑。
然而,在互聯網+點餐迅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如經常吃外賣導致營養攝入不足,鹽和脂肪攝入量超標,吃的頻率較高容易導致胃炎、脂肪肝等疾病的發生;很多外賣餐飲無餐飲許可證,衛生狀況令人擔憂,大部分外賣包裝都是一次性餐盒,也給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打造帶來了阻力;這些問題會影響網絡外賣健康持續的發展,不利于中國服務業的發展。
所以,如何解決外賣的問題,保證人民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給我們營造一個良好的“舌尖安全”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一,要制定和完善網絡外賣的法律。在新的食品安全法已實施下,中國餐飲外賣行業需細化相關法律法規。如《外賣配送服務規范》新規實施,“規范”明確規定外賣配送機構應具備企業法人資質,且具有固定辦公場所和規?;呐渌完犖?,同時配送箱、配送車和頭盔等也應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在服務人員方面,要求配送人員宜年滿18周歲,且應對配送人員進行身份審核。政府也應該不定期地去抽查各個餐飲方的食品安全、資質及管理是否到位等,對于不符合條件的要嚴格查處,提高他們的違規成本,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
第二,第三方平臺要加強監管職責。平臺應有責任對糾紛事件做出處理并將商家行為在網上進行公告并予以處罰,或將該商家列入黑名單,拒絕合作,從而來規范網絡外賣的運營。
要提高準入機制,平臺應該對每一家進駐平臺的企業進行嚴格審查,通過層層刪選才能準入,并可以進行定期考核,采用優勝劣汰的辦法保證良好的食用環境。
第三,加強宣傳教育。對于配送人員應該加強騎手行為守則培訓考試工作,堅決執行“月月考,考過上崗”,通過考核機制來提高人員素質,讓用餐更安全。也可以在行業類樹立先進典型,起到示范引導的作用,營造綠色用餐環境。
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忽視,“吃貨”甜蜜的糾結應該重視,讓用餐更安全,讓外賣更放心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