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試學習和答題過程中社會熱點問題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中之重。而近兩年來扶貧問題進入了我們的視線,對于扶貧中存在的問題也引起了我們的重視,那么中公教育專家就來談一談扶貧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一、熱點背景
在十三五規劃中扶貧被提上了重要日程,而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完善脫貧攻堅支撐體系成為了重要的內容,2020年全面消除貧困,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成為了我們的目標。但是各類登記表、記錄表甚多,各種展板、作戰圖滿墻掛,類似這種不重實績、擺花架子的現象,在基層一些地方還較多地存在著。
二、預測命題
有位駐村第一書記感慨,全村130戶貧困戶,僅一式四份的信息統計表一項,他就要逐一簽字多遍,而且類似的表格今天填了明天又填。時間都花在了開會、填表、寫材料等方面,那些本該出現在田間地頭的扶貧干部,消失在了群眾的視野中。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核心考點】
在扶貧過程中我們細化工作目標、做好流程管理,往往是必要的。但如果一味追求宣傳展示,就容易陷入形式主義的窠臼,擠占大量時間與精力,以致忙而無功,對這種現象如果不加以重視和解決那么扶貧工作一線的基層干部們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和負擔。
【參考答案】
即便政策設計良好、制度措施周全,如果不留足挽起袖子干事的時間,就無異于“把時間用在了刀柄上”。對基層干部來說,強化宗旨意識、明確結果導向,立足基層施展才干、求取實效,至為關鍵。
在有的地方,一邊是公務員抱怨工作“白加黑,五加二”,另一邊民眾卻認為他們“一張報紙一杯茶,悠悠閑閑等下班”。
為什么感受如此不一致?因為一些干部看重的是程式上的完成、材料上的工整好看、上級驗收的滿意,而老百姓看重的是實實在在的變化。
尤其是每逢檢查考核,很容易出現偏重形式、簡單粗放等問題,以致基層干部疲于應付,忙得“腳都沒時間沾泥”類似以方案、材料替代進程、結果的情況,不僅不利于在工作上取得實效,反而會形成掣肘。歷史上,紙上談兵的趙括自認為抱著幾卷兵書就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可現實與理論并不是一回事。
所以這種現象必須得到我們的高度重視。如何讓基層干部能夠更好的,有更多的時間去服務群眾,而不是服務“形式”
一、減少填表報數
進一步完善建檔立卡信息系統和統計報表制度。完善建檔立卡指標體系,開發業務管理子系統,拓展服務功能,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數據交換,減少基層重復填表報數。
二、減少檢查考評
除必要的督查巡查、考核評估外,不再組織檢查考評。嚴禁多頭重復。
三、減少會議活動
各地扶貧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精簡和規范會議活動。
四、減少發文數量
凡沒有實質內容的文件一律不發,通過會議部署的工作不再另行發文。已發文作出明確部署的工作,半年內不再發文變更工作要求,確需修改完善的要從嚴控制。
五、規范調查研究
核查群眾反映的問題,主要采取暗訪形式。各地扶貧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調研工作,增強調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忌走過場。
六、嚴格監督問責
各地扶貧部門要建立健全監督問責機制,采取措施預防和糾正形式主義。
集聚有限的時間資源,把精力用在推動改革發展、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上,事業有進展、百姓有獲得感,分分秒秒時間都富有質量,自己的生命也才具有品質、深刻雋永。
【中公專家點評】
如何打好扶貧攻堅戰是我們基層政府面臨的十分嚴峻的考驗,對于扶貧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需要我們去認真面對,積極思考。同時同學們也要多多的關注社會的熱點問題對我們的面試答題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