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的現狀及對策
來源:云南培訓認證網 閱讀:10201 次 日期:2009-04-07 11:12:37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文山州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的現狀及對策”,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地處祖國西南邊陲,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相毗鄰,是典型的農業州,轄8縣102個鄉(鎮),總面積31,456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半山區占總面積的94.6%;常住人口3,411,341人,其中:農業人口3,079,663人,占總人口的90.27%。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面對廣大的“三農”客戶群體,如何發揮積極作用。近期,省農村信用社文山辦事處組織人員對全州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的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文山州農村信用社的現狀

(一)、網點覆蓋面廣,但整體經營水平低

目前,文山州農村信用社轄8個縣級法人聯社,共有營業網點147個,其中鄉(鎮)網點93個,流動服務鄉(鎮)網點3個,鄉(鎮)網點覆蓋面達94%。員工1,101人。

從整個經營情況看,2007年末全州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余額536680萬元,各項貸款余額400306萬元,全年實現(凈)利潤943萬元,人均分別為487萬元、364萬元、0.85萬元,與州內各國有商業銀行比較人均數均為末位。

(二)、支農成效顯著,但業務品種相對單一

文山州農村信用社在服務“三農”過程中,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的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及新農村建設的思路,按照省委白書記提出“扎根農村,情系三農”的要求,找準支農切入點和重心,把握新時期支農工作脈搏,主動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不斷改善支農服務手段,努力提高支農服務質量,實現農村信用社業務與“三農”經濟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1、優化信貸結構,打造農業龍頭企業。今年一至六月,全州農村信用社累計發放各種農業貸款116,238萬元,其中:農戶貸款71,579萬元,農業經濟組織貸款2,239萬元,農村工商業貸款14,249萬元。在支持“三農”春耕生產的同時,注重優化信貸結構,打造了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如:丘北縣聯社與文山擔保公司合作,采用“一次擔保、總額控制、分期放款、循環使用”的最高額擔保方式,向丘北普者黑畜牧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先后發放貸款1,000萬元,用于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目前,該廠已經運營投產,成為文山州最大的一家流水線屠宰、加工企業,日可屠宰生豬500頭以上,有效地解決了當地生豬銷售困難、屠宰豬肉衛生差、生豬長途運銷活體疫病傳播風險大等問題,著力帶動了地方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

2、著力支持“三農”春耕備耕生產和災后恢復重建。今年初,文山州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歷史上罕見的冰凍天氣,各種牲畜損失嚴重,春耕生產受到嚴重影響,為支持“三農”春耕備耕生產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文山州農村信用社積極籌措資金,共向80,043戶農戶發放春耕備耕生產貸款19,483萬元,向2,307戶農戶發放救災貸款1,326.95萬元。著力支持了“三農”春耕備耕生產和災后恢復重建。

3、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促進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在鞏固中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在新時期作出的一項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決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緩解我國二元經濟結構矛盾的重要內容,是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近兩年來,全州農村信用社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促進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在鞏固中不斷提高。如:文山縣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姑娘寨行政村,共192戶人家,其中苗族160戶,漢族72戶,屬少數民族雜居村。各級政府先后投入230萬元的扶持資金對該村的公路建設、引水工程、沼氣和禽舍進行改建,但資金缺口仍然很大。信用社得知這一情況后高度重視,及時抽調專人積極配合地方黨委、政府的工作,在信貸資金較為緊缺的情況下,主動上門服務,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創造性地提出“土地聯保,風險共擔、共建新村”的新舉措,向該行政村的33個聯保小組發放貸款160萬元。又如:文山縣開化鎮渾水塘自然村,共129戶人家526人,居住著苗、彝2種民族,是少數民族雜居村。該村自今年實施小康示范村和新農村建設示范村以來,文山縣聯社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思路,繼續發揮農村信用社網點多、客戶廣、機制活、政策好的“四大優勢”,實施“新思路、新舉措、新產品、新方式、新環境”的“五新”戰略,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基礎上,以聯保貸款的形式,共計為該村106戶村民發放新農村建設貸款216萬元。今年1-6月末,全州農村信用社累計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6,542萬元,貸款余額達29,951萬元,累計發放農戶聯保貸款11,194萬元,余額達27,996萬元,全州共有452,568戶農戶從中享受到農村信用社的惠農金融服務。

從目前文山州農村信用社所開辦的業務品種看,雖然開辦有小額信用貸款、小額聯保貸款、農村黨員帶頭致富貸款、巾幗科技示范戶信用貸款、小額扶貧貼息貸款、生源地助學貸款、特色農業貸款、農民工創業貸款、農戶建房貸款和農戶林權抵押小額貸款等,但仍然存在品種單一的問題。特別是單一法人社資本金偏低,抗風險能力弱,加之中間業務滯后等問題,成了制約信用社發展的瓶頸。

二、在服務“三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還面臨著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金融支農體系的不完備,難以滿足“三農”信貸需求。

目前,文山州新增的農業貸款70%以上都來自于農村信用社。但是,僅僅靠農村信用社是根本無法滿足所有農民、農村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中國農業銀行建設的初衷是為了支持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但實際上農行的業務基本上與“三農”無直接關系,其貸款的絕大部分都投入了國有工商企業、農業經營機構(如糧食局和供銷社)和鄉鎮工業企業。農業發展銀行是一家政策性銀行,它的業務也不直接涉及農戶,而是承擔國家規定的政策性金融業務并代理財政支農資金的撥付,它支援農業的作用十分有限。

(二)、業務品種單一,與農村經濟結構不對稱。

據調查,文山州金融機構提供的農業貸款僅占農村資金需求的70%左右,在農村信用社獲取小額貸款、聯保貸款等信貸支持的農戶數僅占全州農戶總數的60%左右,傳統的農村金融產品無法很好地滿足農業和農村經濟對金融服務的需求,農村金融組織結構調整滯后于農村經濟結構的演變,與多元化的農村經濟結構不對稱。

(三)、缺乏具有法律規范的農業擔保組織體系。

由于農業保險的缺位,限制了農村信用社對農業產業化,貿、工、農一體化及科技型、創新型農業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信用社對農業、農村企業的風險評估而“懼貸”,嚴重制約了“三農”的發展進程。對于基本上還處于“靠天吃飯”的中國農業來說,源于自然和市場的雙重風險共同構成威脅現代化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三農”問題不容回避的重要課題。但由于農業保險所固有的賠付率高、回報率低等問題,以及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據,加之保險公司在實行商業化經營后對經濟效益的追求,近年來農業保險業務日趨萎縮。這不僅加劇了農村信貸供給緊張的狀況,使舉步維艱的農村信用社面臨更大的困擾。

(四)、相關的政策配套機制不完善,影響信貸支農的發揮。

一是社會信用環境較差。據調查:文山一些農村社會信用體系缺失嚴重,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也缺乏相應的法律基礎和制度保障。農民信用觀念的相對淡薄和法律意識的欠缺,使得該州農村地區社會信用較差。二是社會擔保體系不夠健全。社會擔保體系的建立對于解決農民和農村貸款難的問題是十分重要的。信用擔保體系可以通過大大降低信貸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引起的潛在成本,從而對農民的信貸產生激勵作用。目前,從農村信用社開辦的聯保貸款來看,往往都是較為富裕的、有技術的組成一個聯保小組,而貧困的、發展生產能力較弱的,為獲得貸款,只能又組成一個聯保小組,形成了發展農村農業經濟不均衡的局面。三是缺乏有效的處置抵押物的市場機制。農民要獲得貸款,必須有相應的機構和物品作擔?;虻盅?。根據現行規定,農民的土地是不可抵押的。其次,農村的大量鄉鎮企業雖然占了很多地,但沒辦相關國家征用手續,只能“望地興嘆”。再次,農村住房由于造價低,又屬于生存必須品,并且鄉鎮缺乏相關的抵押評估機構,因此農村中小企業和農戶貸款難的問題并未根本解決。四是扶持政策沒有得到有效落實。部分黨政干部和企業負責人對農村信用社的歧視政策沒有從根本上消除,涉農資金賬戶不在信用社開立,致使現有單位涉農資金存款總量與涉農貸款總量比例失調。加之,受國家宏觀調控和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導致農村信用社資金供求緊張,嚴重制約著對“三農”的信貸投入力度。

(五)、利率過高,不利于農村信用社的長遠發展。

從文山州農村信用社的存款構成情況看,80%屬于高成本的儲蓄存款,資金組織成本高。由于人員和網點多,經營成本大等原因,都選擇實現貸款高利率。但是,高利率是一把“雙刃劍”,雖然提高了信用社利潤率,促進了信用社的快速發展,但同時,高利率也客觀上起到了“淘汰優質客戶”的副作用,最終導致資產優良的好客戶流向國有銀行,而在國有銀行得不到信貸支持的客戶流向了信用社。

(六)、受資本規模限制,涉農大企業維護中遭遇瓶頸。

文山州農村信用社雖然完成了產權制度改革,但是,都是以縣聯社為統一法人,資本金較低,抗風險能力弱。而銀監部門對農村信用社單戶授信監管比例的規定,嚴重束縛了對涉農大企業業務的開展。在實踐中,常常出現信用社一手扶植起來的客戶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因無法得到進一步的資金支持而無奈流向國有銀行等令人痛心的現象。導致信用社承擔了企業成長發展時期的巨大風險,卻無法分享企業成熟壯大時期的利益,只能“為他人做嫁衣裳”。

三、促進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工作的對策

結合文山州的發展形勢和實際情況,我們認為,推動服務“三農”工作的開展,農村信用社應著力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認識,發揮好職能作用

一是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自覺地克服和糾正怕麻煩、圖省事、“恐貸、惜貸”心理和單純追求自身經濟效益的行為。繼續發揚“背包銀行”的精神,深入到千家萬戶了解和掌握農民對生產生活資金的需求,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困難。二是進一步轉變觀念,切實提高對支農服務重要性的認識,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找準市場定位,堅定不移地貫徹“以農為本,為農服務”的辦社宗旨,圍繞“農”字做文章,不斷加大支農投放,積極探索支農服務的新途徑、新方法,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三是發揮好“經濟、金融政策窗口”傳導作用,大力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活動,向農民、農村各類經濟組織及時傳導國家的經濟、金融政策及法律知識,不斷提高農民的信用意識,培育良好、健康的農村信用體系。四是發揮好“信息窗口”作用,利用自身點多面廣,處于農村經濟中心獲取信息較多的優勢,為農民和農村經濟組織提供相關的市場信息。五是發揮好“咨詢窗口”作用,盡力為農民和農村經濟組織提供經濟、金融,特別是農村經濟、農村金融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增強雙方的理解和溝通。

(二)優化結構,加大對農業貸款投放

一是繼續實施和完善“惠農金橋”行動計劃,結合新農村建設的實際,突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這一主題,按照“有保有壓,調整結構,優化增量,優先支農”的原則,加大對農業的信貸投入。二是牢牢抓住文山州實施新一輪“興邊富民”工程和“四大基地建設”的機遇,結合新三年“興邊富民工程”重大項目規劃,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投入。

(三)突出重點,促進農業發展

一是加大對農戶及各類農村經濟組織在農藥、化肥、農機具、糧種、薄膜等農業生產資料資金需求方面的信貸支持。二是積極支持農戶和農業經濟組織發展生豬、奶牛、菜牛、山羊等畜牧養殖,積極推廣“農村信用社+養殖協會+農戶”的創新模式,大幅提高畜類養殖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三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為支撐,充分發揮好信用社經營靈活的優勢,積極支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農業產業化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原料基地建設。四是結合實際,圍繞文山州辣椒、烤煙、三七、茶葉、八角、蔬菜種植和畜牧業發展等特色產業的結構變化,積極支持種養殖戶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特色農產品生產的規?;洜I層次。五是著力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加大對農資公司、供銷社等流通領域企業的支持,促進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的良性互動發展。

(四)多措并舉,積極服務“三農”

1.創新金融產品。一是按照原創型、跟進型、創新型思路,積極開發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消費等領域的信貸產品,探索推出“致富通”專業大戶生產經營貸款、“產銷通”和“公司+農戶”生產經營貸款、“創業通”失地農民創業貸款、“小康通”公共事務農戶貸款。二是加快修訂和完善《農戶建房貸款實施辦法》,完成試點工作后在全州全面鋪開,積極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整鄉推進連片開發”。三是完善《文山州農村信用社林權抵押貸款管理實施細則》,把信貸支持林業發展作為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來抓,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加大支持林業的投放比例。

2.改善服務方式。一是推廣多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戶、專業合作組織、專業協會成員聯保和組建信用共同體,實施精細化服務,推行客戶經理制,設立“農貸專柜”,建立“個人客戶信貸服務中心”、“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二是進一步發揮“惠農一折通”作用,加快資金兌付,擴展業務功能。三是大力推廣便民聯系卡,將農村信用社的服務范圍、服務時間地點、信用社主任、信貸員的聯系電話、投訴電話等內容印制成卡片,逐村發放,方便農戶咨詢和辦理貸款,增加農村信用社業務的透明度。

3.增強服務手段。一是建立科學合理的貸款定價機制,細分涉農客戶市場,實行“浮動、差別利率”定價制度,對優質客戶給予利率優惠,提高農村信用社的市場競爭力。二是在已取得開辦社團貸款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推行社團貸款,擺脫監管比例的限制,加強對黃金大客戶,特別是龍頭企業的營銷和服務力度,解決客戶成熟后外流的問題。三是加強與擔保公司合作,積極推行客戶“一次擔保、總額控制、分期放款、循環使用”的最高額擔保方式,切實解決農戶和涉農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四是結合自身的實際,根據農業產業化企業、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等企業的特點,發揮好信用社經營靈活的優勢,大膽創新農產品抵押,農業生產資料抵押、動產抵押,林權抵押等抵押方式,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盡力保證涉農企業的資金需求。

4.落實惠農政策。一是從客觀需要出發,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通過提高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的授信額度,實行利率優惠、簡化操作流程等辦法,使傳統品種更加符合農村小額信貸市場需求。二是對因雨雪冰凍災害造成損失而發生還貸困難的符合條件的農戶和電力及涉農企業,視情況對其貸款給予展期和免收罰息,下一年度的信用等級評定不考慮因此次災害而發生的不良信用。三是積極發揮好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的作用,對恢復生產貸款、春耕生產貸款不設規模限制。

更多信息請查看信用社文章及范文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