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是事業單位考試當中??嫉目颇?。想要寫出一篇好的文章,既需要考生積累足夠的素材,又需要考生有較好的文筆。這當中,素材的積累更重要一些,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把文章比做一頓飯,素材便是其中的“米”。本文就對“城鎮化建設”這個熱點進行分析,供考生參考。
【事件背景】
城鎮化是指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這個過程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城鎮數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內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化伴隨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漸下降、非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逐漸轉移這一結構性變動。城鎮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勞動。另一方面,城市從它開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對人進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組織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型城鎮化是指堅持以人為本,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統籌兼顧為原則,推動城市現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態化、農村城鎮化,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走科學發展、集約高效、功能完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個性鮮明、城鄉一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建設路子。新型城鎮化的“新”就是要由過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規模擴大、空間擴張,改變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務等內涵為中心,真正使我們的城鎮成為具有較高品質的適宜人居之所。城鎮化的核心是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而不是建高樓、建廣場。農村人口轉移不出來,不僅農業的規模效益出不來,擴大內需也無法實現。
【重要意義】
1.城鎮化有助拉動內需。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巨大的需求,必將大大擴展投資持續增長的新空間,為消費需求提供強大的動力。
2.城鎮化緩解就業壓力。推進城鎮化將對服務業產生巨大需求,服務業又是創造就業的最大的行業。這將對緩解長期以來存在的就業壓力、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3.城鎮化助解三農問題。改革開放幾十年來,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三農”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出關于推進城鎮化建設、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口戶籍限制的戰略決策和部署,將對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村城鎮化、農民市場化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戶籍制度的放松對進城農民的生活條件、生活方式也有極大的改善作用。
【對策措施】
1.推進城鎮化必須轉移好農民進城。城鎮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鎮化。中國的城鎮化過程,是一個幾億人從農村向城鎮轉移的過程。把這幾億人的問題解決好,事關城鎮化成敗,事關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長期以來,進城農民工很少通過落戶方式徹底轉為市民。如果大批長期進城農民工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社會,其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并未完全城市化,這種含水分的城鎮化既難以有效拉動內需增長,也很難促進社會結構成功轉型,不利于建設和諧社會和全面小康社會。因此,要統籌考慮人口聚集、土地集約、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積極創造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好農民工在城鎮的就業和生活問題,實現農民工在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以及醫療、失業、養老等社會保障方面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實放寬中小城市、小城鎮特別是縣城和中心鎮落戶條件的政策,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并享有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的權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將有穩定職業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農民工逐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2.推進城鎮化必須發展好重點縣鎮??h城和重點鎮在縣域經濟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吸納人口和就業方面更是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快縣城和重點鎮發展,不僅有利于推進我國經濟的合理布局,促進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還有利于農民就近就地向非農產業轉移,減少跨區域流動帶來的種種問題??h城和重點鎮發展既不存在大城市成本高、交通、住房以及能源、水資源等方面壓力大的問題,又可以通過產業的集聚、基礎設施的改善形成明顯的優勢。從目前我國城市發展的總體狀況看,大城市過度膨脹的矛盾日漸顯露,農民工在大城市定居生活的難度越來越大,而由于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在競爭中的劣勢得到一定彌補,在土地、資源等方面優勢凸現,這為縣城和重點鎮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要抓住產業轉移有利時機,促進特色產業、優勢項目向縣城和重點鎮集聚,提高小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吸納農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鎮集中。完善小城鎮發展的財稅、投融資等配套政策,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從而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
3.推進城鎮化必須堅決保護好耕地。城鎮化必然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但我們的國情決定了城鎮建設必須走節約集約用地的道路。所以,推進城鎮化建設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不能損害農民的土地權益。一個農民從開始進城打工到在城鎮能夠穩定工作和生活,需要一個過程;給進城農民提供比較完備的社會保障也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因此,推進城鎮化,不能急于收回農民的土地承包權。農民進退有路,才能更大膽地進城,城鎮化也才能更健康穩定地推進。推進城鎮化和建設新農村,都需要付出長期的努力,必須從實際出發,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