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當許多傳統企業部門面對“互聯網+”沖擊露出迷茫表情時,地方政府與互聯網巨頭合作,力推電子政務,建設數字政府,卻是如火如荼。一些互聯網巨頭共同啟動“互聯網+城市服務”戰略,聯合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政府通過接入“城市服務”平臺,打造手機上的“市民之家”,可以更加高效、便捷的為居民提供公共服務。目前,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寧波、南昌、青島、太原等首批12個城市已正式上線。
當前,“互聯網+”時代給社會發展拓展了空間,提供了較為有利的發展機遇。不少政府部門通過加快辦公APP服務平臺建設,打造手機上的“市民之家”,有效解決了群眾“辦事難”、“辦事慢”等問題。比如,原來很多市民為了辦一個證件、繳納一項罰款,特別是辦理異地業務,常常要在各個地區、部門之間“跑斷腿”?,F在,市民可以通過“掌上車管所”隨時隨地輕松搞定上述業務,體現出政府部門的服務理念正由“跟著管轄屬地走”正在向“跟著群眾走”轉變。
請認真閱讀上述資料,以“互聯網+政務”為主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結構完整,論述有力,語言流暢,10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發展“互聯網+政務”服務 做人民滿意的政府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從中受益,發展多種模式,線上線下相結合,方便了大眾。于是便產生了一系列的互聯網產物?;ヂ摼W+文化、美團、餓了嗎等等都是互聯網催生的產物。隨之而產生的“互聯網+政務”也是其中之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關鍵之舉,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變“企業四處找”為“部門協同辦”,真正實現惠民利民。
互聯網+政務能夠提升政府的服務能力,提高政府形象。“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新提法將‘互聯網 ’戰略首次延伸到政務服務領域,它為改變政府的公共服務模式、提升政府的服務能力開辟了一個新的路徑。”與傳統的電子政務相比,“互聯網+政務服務”不是簡單的“新瓶裝舊酒”,而是技術、思維、資源等多個層面的整合創新,實現政務服務的精細化、準確化、便捷化。”因此為了實現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政府就要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從而能夠提升政府的服務能力,最終提高政府的形象。
互聯網+政務能夠打破信息的壁壘,讓政務更透明。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能夠打破信息壁壘,讓政務更透明。但目前“互聯網+政務”的建設仍是地方政府各自為政,不能很好地協調統一,以致很多業務辦理無法真正便利群眾。因一些地方未實現聯網共享,缺乏查詢渠道和手段,難以核實行為真偽。所以要盡快落實信息共享,以公民基本信息為依托建立國家或者省級信息共享中心,打破各地信息壁壘,實現信息區域共享,真正便利群眾!
互聯網+政務能夠節約人民的時間,提高辦事效率。在以往的辦事過程中,不管是企業還是群眾,都需要去政務大廳辦事,尤其是群眾,可能路程比較遠,到大廳之后還要排隊,再加上不知道帶什么材料,一件事辦下來可能不止一天,所以比較浪費時間。而互聯網+政務的開通,減少了這些不必要的麻煩,“一窗式受理和“一站式審批”幫群眾節省了不少時間精力。”原來一周能辦理的事情,現在幾分鐘就可以辦理,甚至直接在網上下載材料,利企利民。因此發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是一項惠民的政策。
順應時代的發展,順應人民的要求,互聯網+政務服務必然是合理的產物。習總書記說,“當今世界,信息化發展很快,不進則退,慢進亦退”,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有利于促進部門間信息共享,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這既是我國“互聯網+”戰略的延伸,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趨勢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