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共享單車這個名詞悄然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那么什么是共享單車?它又給我們社會帶來了什么?未來的發展趨勢又是怎么樣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共享單車。共享單車是指企業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一種分時租賃模式。共享單車其實是一種新型共享經濟。2016年底以來,國內共享單車突然就火爆了起來,在街頭,仿佛一夜之間,共享單車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各大城市路邊排滿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到目前為止,全國共享單車的應用軟件已經有三十多個。除了較早入局的摩拜、ofo外,還有小鳴單車、小藍單車、智享單車、7號電單車、黑鳥單車、酷騎單車等。
誠然的,共享單車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首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和快捷,不僅解決了校園里學生的出行和交通問題,也對社會上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有了很好的治理。
其次,共享單車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們對汽車的依賴,對緩解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問題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共享單車在各大城市亮相后,很多曾經出門就開車的人改變了他們的出行方式,路程較短或是交通擁堵時,他們更喜歡選擇共享單車。上路汽車的減少,尾氣排放量減少,自然也就減少了對空氣的污染,緩解了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交通擁堵。
再次,共享單車也帶活了實體經濟。近幾年,國家和各級政府對傳統產業和制造業高度重視,出臺了很多扶持傳統產業和制造業的政策和法規。共享單車的火爆使自行車制造行業刮起了一陣“狂風”,疲軟的自行車市場被共享單車這把火瞬間激活,飛鴿等一批“老字號”自行車制造企業也因此迎來了難得的市場機遇。
當然,騎單車也能鍛煉身體,騎自行車運動對內臟器官的耐力鍛煉效果與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項運動不僅使下肢髖、膝、踝3對關節和26對肌肉受益,而且還可使頸、背、臂、腹、腰等處的肌肉,使鍛煉者消耗較多的熱量,有利于身體健康。而且據調查,長期騎單車可以舒緩身心,減輕信心理的壓力。
不得不說,確實共享單車這種新型共享經濟的模式是一種非常好的創新,但是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現在共享單車出現了競爭激烈、沒有規范管理、日常維修困難、一些人們故意破壞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若不解決,不僅不利于共享單車的推廣,也會制約新型經濟的長遠發展。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相關政策。政府可以草擬及制定對共享單車的日常維護、管理、故意毀壞等相關規定,并且要對這些規定的實施細則進行細化,也可以對相關規定在成熟的地方進行試點,從而不斷完善共享單車的法律法規。
其次,作為共享單車的受益方,我們大眾要自律。在用共享單車時,要自覺停放、自覺維護,更不能為了一己之利,把自行車毀壞或作為己有。
再次,技術革新不斷推動共享單車發展。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統一平臺進行內網的信息聯通,對于每個人的信息進行管理,而出現故意毀壞并達到一定次數的,我們可以成立黑名單制度,對不法人員進行制約和懲罰。
當然,我們也可成立一些第三方機構進行管理,比如成立共享單車專業委員會等機構進行專業管理,如平臺建設與維護、自行車的日常維修、停放、管理等都進行專業化及統一化管理,讓共享單車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