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回顧】
上周,支付寶上線最新社交功能“圈子”,包括校園日記、白領日記和海外購等社交圈。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前兩個圈子僅限女性用戶發布內容,芝麻信用750分以上的用戶評論、打賞和點贊。圈子功能上線之后,迅速成為社會熱點,支付寶的打開次數和瀏覽量也迅速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圈子發布的規則顯示,發布含有猥褻、色情、人身攻擊等非法或侵權言論,或明顯廣告信息等違規言論的行為,發表謾罵、包含人身攻擊的動態,管理員有權刪除其動態,對賬號做禁言,甚至拉黑賬號處理。盡管如此,依然有一些用戶上傳大尺度照片。不少網友評論認為“圈子”涉嫌低俗。
次日,遠在美國出差的彭蕾,召集了22位螞蟻管理團隊成員深刻反思,并在內網發帖,針對此事進行道歉。彭蕾在信中感謝公司內外從理性角度分析幫忙出主意的人,“感恩所有刺耳戳心的聲音。愛之深責之切。”
【熱點解讀】
對于企業而言,不斷的推陳出新本市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尤其是以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龍頭企業,其發展時刻關系到我國互聯網行業以及經濟的發展狀況。不輕易地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在狂熱中任由發展。可以說,一個企業一直致力于補短板、促發展,值得肯定。但在此過程中,任何一種嘗試都應該慎之又慎,不能因過急、過熱而跑偏,更不能讓有害信息、不良信息拉低用戶品質。
所謂的產品創新不是“荷爾蒙經濟”,更不能引誘人性之惡。依靠感官刺激能一時聚攏用戶的注意力,不能帶來長期效益。對于一個擁有數億用戶的應用軟件來說,更是會形成低俗、惡俗、庸俗的壞風氣。在創新的背后要明確平臺管理責任。從開發初始,新產品能產生什么效果一般都會有相關評估和預期,后期的運營、監測、管理、維護也應該盡到應有的凈化與引導責任。所謂“平臺越大,責任越大”不是一句空話,既關系著一個品牌的形象和美譽度,又是企業能力尤其是治理能力的表現。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民不是在平臺上就是在圈子里,我們的隱私會暴露嗎?軌跡安全嗎?社交對象靠譜嗎?財務環境密閉嗎?數據可靠嗎?種種問題都在提醒著每一個“互聯網人”:創新是為了生活更美好,但不能借創新之名沖破道德底線。歸根結底,網空間是符合人民利益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