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
“2015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結果出爐,杭州連續9年入榜。評選結果公布后有人產生質疑,認為杭州房價高、交通擁堵,何以入選。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城市幸福感”是指市民對所在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安定感、滿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贊譽度等。
杭州能夠連續9年入選最具幸福感城市,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杭州的幸福感確實較強。第一,杭州自然環境較好。杭州作為中國唯一的“森林進城”樣本城市承擔了歐盟在中國開展的亞洲保護生態環境項目,探索一條以提升“生活品質”為主導的“生態經濟共贏、人文景觀相融、城市鄉村互動”的城市森林建設“杭州模式”,成為杭州評選幸福城市的巨大的助推力。
第二,城市包容力強。杭州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移民城市,三代杭州人不足人口的30%。正是因為杭州成為了移民城市,才有了文化的碰撞,使整個城市充滿了活力,城市包容力強,新老杭州人能夠和諧相處,形成了包容互助的移民城市文化風格和樸實善良的風土人情。杭州人包容接納、從容和平的性格優勢奠定了幸福城市的心理基礎。
第三,景區吸引力不容小視。杭州景區的吸引力仍然高居全國前列,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到杭州參觀旅游,大大提升了外界的向往度。國際化的景區配套設施和相對完善的景區服務讓杭州在外地人心里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提升了城市的參與度,這也是杭州能夠連續9年評為幸福城市的重要因素。
而對于評選結果,也有人質疑,杭州房價高、交通擁堵,不應該入選。事實上,房價高、交通擁堵是所有一線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城市某一方面的瑕疵而否定它整體所取得的成績。比如房價問題,對于房價的評判除了需要衡量其房屋單價以外,還要參照人均收入、城市消費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其結果應該以住房消費占家庭消費比重為重要參考依據。當然,質疑聲的存在,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地政府還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為杭州未來改革提供了方向。
總之,幸福城市的評選其核心不是為了將全國的城市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以此為契機,督促各地方政府在對城市進行管理規劃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居民的幸福指數,不論是經濟建設還是社會發展都始終要堅持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