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每年都會有層出不窮的網絡流行詞語充斥在網絡平臺中。而且這些流行語得到了廣大網民的青睞,快速躥紅于網絡交流甚至是現實生活中,但是細看這些流行語,卻是有些激勵人心,讓人自發的認可,有些詞語雖然也能火爆異常,卻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最近火爆的“藍瘦香菇”,像之前也不乏此類之作,一如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等,對于網絡用語流行,很多人覺得僅僅是個別詞語,沒有必要過于在意,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網絡詞匯的趣味性,我們就盲從跟風,甚至成為促使它廣為流行的一份子,我們應該要能做到理智甄別,像是正能量、點贊、洪荒之力、有權不可任性這些詞,自然能成為精神的引領,因此我們應當對于網絡流行詞匯有自己的思考。
這些詞語被我們無形當中加大了他們的流傳速度,雖說網絡流行語之所以能被大家廣泛接受,是因為他的新穎性,同時又非常形象而且幽默。但是很多流行語是沒有任何語法規則而言的,對于網絡平臺的受眾而言,尤其是青少年,對于文學語言都處在接受階段,一些錯誤的使用對他們會產生誤導,形成錯誤的認知,比如前些年流行的喜大普奔被小學生當成了成語,去年的“然并卵”“理都懂”等等被戲稱為新三字經,這些對于傳統文化的曲解及其容易造成青少年的誤解。另外這樣的一些詞語在網上流傳開來也不易于網絡文化朝著良性積極的方向發展,因此對于這些詞語的不規范使用應該是值得當前關注及思考的社會問題。
一方面,主要還是要靠網民加強自律和自我約束,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覺抵制網絡低俗語言,倡導文明用語,遵守道德規范的制約。另一反面,網絡監管以及網絡宣傳必須多方面合力才能扭轉目前失衡局面,并健全完善消除網上低俗言語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