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隨著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由信息技術革命帶動的、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的、包括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交易的各類商務活動日益活躍,為傳統產業打破發展瓶頸找到了突破口,并產生了大量多維度、高頻率、可追蹤的交易數據,為客觀認識現實世界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也對傳統的統計分析框架提出了挑戰。數據作為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正發揮著引領全局、覆蓋全面、貫穿始終的獨特作用,引導著技術、物質、資金、人才、服務等資源各盡其用,在此背景下,需要完善統計體系,以及時反映經濟運行狀態,使決策部門的政策制定有據可依,助推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解析】
伴隨著社會媒體、移動終端和傳感設備等新工具的普及應用,包括文檔、圖片、音頻、視頻等在內的非結構化數據大量涌現,進一步拓寬了統計分析的數據廣度及深度。
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網民數量和聯網設備快速增長,加快了信息化向社會經濟各方面的滲透,促進數據在不同機構及個體之間加速流動,提高了數據的時效性,并使數據量級不斷翻新,大數據來勢兇猛。
從統計內容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催生了新產品、新服務、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借助互聯網實現了資源的跨時空流動,極大縮小了交易雙方的溝通成本,拓展了商業空間,提高了交易效率,增大了統計數據的體量,豐富了數據來源,擴大了傳統統計體系的監測范圍。
總結具體來說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及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出現,電子商務經濟向傳統經濟的逐步滲透等,均促使行業邊界模糊化,改變了傳統統計體系依據行業分類來統計經濟發展的思路,需要加以完善避免低估經濟規模。
國內外有很多機構通過構建相關指數來衡量經濟活動中的單一層面,且各指數相對獨立,指數間的關系并不明確,需要研究制定能全面表征互聯網發展狀況的指標體系,構造新的絕對指標直觀反映互聯網向傳統經濟的滲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