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玉林市玉東新區積極探索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通過成立玉東新區行政審批局,將原來分散在發改、規建、環保、市政等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以及與項目建設有關的行政職權事項歸總到審批局統一辦理,實現了“一個部門管審批”和“一枚公章管審批”。對此,你怎么看?
【點評】
一枚公章管審批,切實實現:
(1)審批主體由分散變為集中,為審批服務提速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良好體制條件。
(2)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審批時間,切實提升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極大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
(3)破解“公章四面圍城”和“公函長途旅行”的問題,樹立政府良好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切實實踐服務型政府的為民宗旨。
之所以采取此項措施,緣由審批中問題多多:
(1)部分公職人員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不強,官僚作風嚴重,熱衷對“上”負責而非對群眾負責。
(2)行政審批制度不健全,主體過多、手續繁瑣、程序繁雜。
(3)信息未能實現全國聯網共享,處于碎片化管理狀態,為辦理證件民眾往往需多地往返,增加辦事成本。
(4)部門職能交叉,機構之間權責不清,易出現管理交叉地帶,遇事相互推諉、遇利相互爭奪成為可能。
為切實做到便民,相關舉措需繼續實施:
(1)繼續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減少、下放、調整行政審批事項,簡化流程,提高效率。證件辦理機關通過建立“權力清單”、“負面清單”等進一步優化和改進辦證程序,同時結合網上辦事大廳這一手段,增強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2)打破行政管理壁壘,建立公民信息大數據庫。一方面通過提高證件的技術含量和信息含量,連通政府各部門的“信息孤島”;另一方面通過“合并同類項”的方式減少證件數量,最終實現“一證通天下”。
(3)深入貫徹群眾路線,大力促進作風轉變,嚴格落實三嚴三實、兩學一做文件精神,徹底解決一些辦證服務部門“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和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真正使相關部門實現從“重管理”向“重服務”、從“要你辦證”向“為你辦證”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