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從組建中央廚房到打造網上通訊社,從建立融媒體編輯部到成立融媒體新聞指揮中心……近年來,中央媒體主動作為、矢志創新,以實績挺立于媒體融合的時代潮頭,氣象為之一新。人們發現,原來印象中頗為嚴肅的主流媒體,也能玩轉無人機、云直播、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甚至包括剛發布不久的微信“小程序”。而依托新技術開發的一些融新聞產品,甚至成為“現象級”的社會熱點。綜觀2016年,主流媒體傳播陣地得到拓展,融合新聞生產能力明顯提高,融合傳播技術廣泛應用,融合發展正成為引領新聞傳播創新的強勁引擎。
【綜合分析】
[權威論述]
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
——習近平
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
——習近平
要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檔案等事業,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
——李克強
[取得成績]
一是主流媒體傳播陣地得到拓展。傳統媒體積極向網上發展,全媒采編平臺、新聞客戶端、數據中心等重點項目取得進展,新媒體布局初步形成,覆蓋用戶大大增加。
二是融合新聞生產能力明顯提高。主流媒體發揮內容資源優勢,加強融媒體內容創作生產,推出了一批“現象級”融媒體產品,形成了一批有影響的新媒體品牌,培養鍛煉了一批全媒人才。
三是融合傳播技術廣泛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運用到全媒采編平臺構建之中,移動直播、H5應用等技術在采編制作環節普遍采用,機器人寫稿、無人機采集、虛擬現實等技術從無到有,實現了突破。
四是融合發展引領新聞傳播創新。各媒體探索運用全媒體多樣化傳播形式、分眾化互動式服務方式、大眾化生活化話語表達,推動了新聞傳播全方位創新。
[面臨問題]
同時要清醒地看到,推進媒體深度融合,還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
一是動力不足的問題,有的缺乏居安思危、求新圖變的緊迫感,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不夠。比如,思路不清的問題,有的深入研究不夠、總體設計缺乏,路線圖、施工圖不明晰。
二是工作偏差的問題,有的傳統業務與新媒體業務還是“兩張皮”,互不相融;有的新媒體名號與母體相分離,削弱了主流媒體的品牌影響力。對這些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
[原因分析]
當前,互聯網正加速重構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主流媒體面臨的競爭更為激烈,融合發展的任務更為緊迫。
一是傳播形態持續演變,要求我們通過深度融合占據制高點。信息載體、傳播渠道更新迭代越來越快,移動應用、社交媒體已成為主要信息入口,聚合類平臺、自媒體公號不斷涌現,網絡直播、問答社區等成為輿論生成傳播重要源頭。面對傳播形態的深刻變化,只有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才能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牢牢掌握輿論主導權。
二是傳統媒體不進則退,倒逼我們增創深度融合新優勢。紙媒發行、廣告連續下滑,不少都市類媒體收入“斷崖式”下跌。廣播電視的情況雖然好于報紙,但受眾日漸分流,廣告收入也在下降。在現實壓力下,一些媒體人才流失加劇。面對這種情況,只有推進深度融合,傳統主流媒體才能走出一條持續發展的新路。
三是國外媒體加速轉型,啟示我們加快深度融合提升競爭力。現在,國外主流媒體都在探索數字化轉型,實現深度融合發展。有的把原來的廣播、電視和網絡新聞中心“合三為一”,打造統一的多媒體新聞編輯部,還有的建成了“蜘蛛網”式的融媒體中心??梢哉f,在世界范圍內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只有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才能勇立潮頭、加快發展,在與國際主流媒體的競爭中增強實力、擴大影響。
【參考對策】
總結,在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可能成為新聞源的互聯網時代,在喧嘩輿論場中,確立主流媒體的價值主導地位,必然要以創新走出媒體融合發展新路徑。
第一,創新傳播理念。從受眾邏輯走向用戶邏輯,思想理念轉變決定傳播效果。如今,以人民日報社、新華社為代表的各大主流媒體,紛紛打破傳統模式,不斷突破創新,積極推行流程再造、移動化遷移、融合報道、跨界合作、中央廚房等系列新生采編模式,不僅讓讓受眾在新聞現場獲得的信息,而且通過去偽存真的核實,去粗取精的選擇,由表及里的分析,由淺入深的解讀,增信釋疑,解惑求同,凝聚共識,使媒體融合發展正成為引領新聞傳播創新的強勁引擎。
第二,創新傳播手段。融合傳播是信息時代的必然要求,如今,以報刊、廣電等為代表傳統媒體,以門戶網站等為代表的WEB1.0互聯網媒體,以博客、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WEB2.0互聯網媒體,以及以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到來,新聞傳播更突出體現新聞上求深度,信息中顯思想。為此,媒體既要拼時效、拼信息量,還要以深度和思想性取勝,必然就要求媒體改變過去傳統傳播方式,進行全媒介傳播。通過創新打造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第三,創新工作流程。信息傳播效率體現在扁平化管理。媒體融合發展只有打破原有的條條框框,突破部門化、多層級、低效率的傳統機制,通過創新工作流程、重組生產架構,包含采編播發流程再造和組織架構優化,改變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分立單干的狀況,以“相融”的新聞生產流程變化,推動多媒體、多層級、多語種等的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