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治理保健品虛假宣傳亂象
來源:易賢網 閱讀:927 次 日期:2017-03-16 13:49:20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熱點:治理保健品虛假宣傳亂象”,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日曝光了“康態膠囊”“康欣牌波爾特膠囊”兩起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廣告,移送有關部門查處,并將依法撤銷其有效期內的廣告批準文號。此前食藥監總局剛剛發布《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重點抽檢食品生產企業名單的通告》,單獨列出“保健食品”,涵蓋40家保健食品企業。

“監管部門對保健品行業的監管力度正在加大,這次抽檢更是對保健品行業領頭企業的集中體檢,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體現。”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法律顧問劉俊海教授說。

虛假廣告、有害添加等亂象叢生

“虛假宣傳是保健品行業的突出問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營養師季曉芬告訴記者,保健品在宣傳上常??浯蠊πВ室馀c藥品混淆。

“有的保健品并未經過監管部門批準或備案就在市場上兜售,或者在宣傳內容上大大超出了監管部門批準的內容。”季曉芬介紹,某保健品經藥監部門批準的保健功能為“改善記憶、延緩衰老”,但在廣告宣傳中,卻出現了“修復受損神經細胞,調節神經平衡,提高身體免疫力,打通血液微循環”等描述。

除了播放廣告,一些保健品企業忽悠消費者可謂花樣百出,他們主要針對辨別能力下降但仍有購買能力的老年人群銷售。“有些保健品不僅不保健還有害,保健品變成了‘毒品’。”季曉芬說。一些不法企業利用消費者希望快速見效的心理,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違禁物品,如在減肥保健品中添加副作用危害嚴重的“西布曲明”等藥物成分,在男性保健品中添加“枸櫞酸西地那非”(偉哥)等,對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這些無序競爭、沒有底線的企業是保健品行業的攪局者,若不清理出局將影響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劉俊海說。

抓住領頭羊加強監管力度

保健品行業存在的一些亂象表明行業監管還有不到位的地方。“簡政放權不意味著監管缺位,面對行業亂象,更要加強監管,消除監管盲區、監管真空、監管套利。”劉俊海說。

此次發布的《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重點抽檢食品生產企業名單的通告》列出28大類共1452個企業,其中保健品企業40家。保健茶領域龍頭碧生源、哈藥集團制藥六廠等龍頭企業均榜上有名。

“生產企業的態度,決定了商品的市場生命。”季曉芬說,對于保健品這種較為特殊的商品,若生產企業抱著“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避過風頭后換個包裝再上市”的僥幸心理,不僅容易觸犯食藥監法律法規的底線,而且會對廣大消費者造成嚴重傷害。

“企業是第一責任人,此次抽檢就是要抓住領頭羊,不放松對大企業的監管,以帶動規范整個行業。”劉俊海說,“越是大企業越是應該帶好頭,要配合、協助抽查,不能躲躲閃閃、諱疾忌醫。”

購買保健品認準“藍帽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更加關注健康,更講究均衡營養。近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蛋糕持續擴大,2015年市場規模已增至4500億元。國內外制藥企業、食品企業都很看好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也很重視中國保健品市場。

“坑蒙拐騙、虛假宣傳的保健品企業終將招惹麻煩,而尊重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按照誠信經商的原則研制、生產和推廣的保健品企業,才能贏得市場。”季曉芬說。

如何挑選保健品?季曉芬建議:注意區分保健品和藥品,不能以保健品完全代替藥品治療疾病;認準“藍帽子”,即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保健食品標志,不能購買來歷不明、生產廠商模糊甚至具有“三無”特征的保健品;要謹慎對待保健品的宣傳功效,對于明顯夸大其詞、具有誘導購買性質的宣傳描述,不可一味輕信,而應該征詢醫療機構或專業人士建議。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